本港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死亡個案急增,過去一周新增逾300宗死亡個案,令公立醫院殮房爆滿,屍體無法即時轉入停屍間安放,導致滯留急救房。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今日(27日)在疫情記者會上表示,有病人去到急症室已經垂危或心跳停頓,如病人在急症室死亡,按現行法例及正常程序下,該些遺體必須送到公眾殮房進行解剖,但運送程序需時且有延誤,故有遺體滯留醫院,當局正與食環署及衞生署討論,研究加快遺體運送,並聯絡家屬,希望盡快領走遺體。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補充指,衞生署轄下的3所公眾殮房有506個固定遺體儲存空間,目前已因應疫情增加至1,350個,當局會持續監察使用情況,發現過去一周收到的遺體數字上升,使用率超過90%,故正與部門商討緊急應變措施。
有伊利沙伯醫院醫護透過社交媒體「RN_AED_247」發布,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有5具「CAT II」(須額外預防措施的類別)遺體被放置在急救房儲物區,無法即時安排到停屍間,疑與近日死亡人數急增有關。過去一周,醫管局呈報317宗新冠肺炎病人死亡個案,包括大量滯後個案。有醫護指伊利沙伯醫院的殮房已「屍疊屍」,有遺體曾滯留急救房,甚至曾傳出屍臭,但殮房空間不足,大家束手無策。
現職公立醫院前線護士的前香港專職醫療人員及護士協會幹事劉凱文表示,於急症室死亡的遺體屬於警方,一般需要警方到場登記,再由食環屍體處理隊送到公眾殮房,但政府人員處事極慢,導致過程通常一波三折,遲遲未能送出遺體,再加上正月一般不會做白事,而今個月死亡人數又特別高,故導致屍體堆積。而且,急症室殮房是臨時作用,不是正規停屍間,所以溫度只是攝氏2至8度左右,並不適合長期放置遺體。
殯儀業商會理事長郭凱邦表示,無論是公立醫院抑或是食環署的公眾殮房都出現爆滿,疫情下多場喪禮被延遲,也有港人因熔斷機制滯留外地,無法回港辦白事。而且,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也因疫情暫停墓地配售服務,一些選擇土葬先人的市民就遲遲無法處理遺體。
郭又指,殯儀業已應政府要求,全面配合加快遺體處理,包括派出靈車協助運送遺體。據他了解,食環署也正研究「加爐」及延長火化爐的運作時間,甚至考慮24小時全天候運作,去處理遺體。
醫管局指過去兩周,感染新冠病毒或因寒冷天氣誘發嚴重併發症死亡的病人數目大幅增加,近期也有部分等候轉送衞生署公眾殮房進行法定程序的遺體,需暫存在公立醫院,對殮房構成壓力。醫管局會跟病人家屬及殯儀業界保持溝通,讓家屬及殯儀業界在可行情況下盡快領取遺體。醫管局亦正跟衞生署、食環署及相關政府部門商討應變方案。
食環署則回應指,食環署屍體處理隊未有出現人手不足而影響相關服務,正與衞生署及醫院管理局積極溝通及緊密合作,就人手作出相應調配。此外,食環署、衞生署及醫院管理局也按其範疇聯絡殯儀業界及家屬,鼓勵他們盡快領回遺體,辦理身後事(包括可善用食環署增加的火化時段),從而減輕公立醫院面對的壓力。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220227/bkn-20220227094256338-0227_00822_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