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小國被侵來華求援,清廷卻扔出三百路費,從此鐵心與中國為敵

小國被侵來華求援,清廷卻扔出三百路費,從此鐵心與中國為敵

大航海時代開辟以後,誰掌控了海洋,誰就是這個世界的強者。然而打開東亞地圖,卻發現在我國的東南通向深海的地方有一條細長的斜線,以至於放大了才能看清楚,然而就是這塊小的幾乎要被忽略的群島,卻是我們走向深海的第一堵墻。

這堵墻就是曾經的琉球王國。

由於地理位置特殊,扼守著海洋要道,琉球自古就被叫做“萬國津梁”。琉球群島上曾經存在著三個國家,朱元璋建立明朝後,三國都跑來朝貢,也就是從這一刻開始,琉球成了明朝的藩屬國,年號用的是洪武,寫史用漢字,甚至連官話都定為了漢語。

顯然,在明朝所有的藩屬國當中,琉球的漢化是最徹底的,琉球人也始終把明朝當做母國。後來豐臣秀吉秘密制定侵略計劃時,已經是統一國家的琉球心急如焚,不斷遣使向朝廷示警。

錦衣衛指揮使史世用奉命潛入日本刺探情報,歸國時卻被日本封鎖,在琉球使臣的幫助下,史世用取道琉球,成功將情報送回明朝,為後來的抗倭援朝立下不世之功。

認識到琉球戰略價值的日本,開始抽出手來對付琉球。萬歷四十年,日本薩摩藩奉德川幕府之命,出兵3000攻入琉球,俘虜了琉球國王尚寧,雖然明朝已經走上了下坡路,但浙江總兵楊宗業還是奉命整兵出征,德川幕府一看這陣勢,又趕緊把尚寧放了回來。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明朝末年發生的這一幕在清朝再次上演,主角依然是中日琉三國。1871年,琉球朝貢船在回國時遇到臺風,被吹到了台灣東南部,結果54人被當地土著殺害。按說這原本屬於清朝內政,但日本卻來勁了,說琉球是我們的藩屬國,你居然敢殺我們的人,出兵征臺!可是清王朝是怎麽處理這件事的呢?居然說日本征臺是義舉,還賠了人家50萬兩銀子。

日本一看,謔,清朝這麽慫包,那幹脆直接吞了琉球得了。1879年,日本正式宣布改琉球國為日本沖繩縣。國王尚泰在被擄之前,秘密派出使臣向清朝求援。

當毛精長等三位使臣歷經艱險到達清廷時,總理衙門像看稀罕似的看著這三個衣衫襤褸的人,任憑他們哭天喊地,後來幹脆扔出300兩銀子的路費,讓他們自己回家玩去。

自知復國無望的國王尚泰,從此鐵心與中國為敵。他安心在日本做起了鐵道株式會社的大股東,並指責前往清廷求援的行為是添亂,要求琉球百姓要順從日本的統治,改說日語。隨著時間的流逝,琉球這個國名也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