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火星

火星

Inspected: Reply At



火星是太陽系第四顆行星,因大氣與表面的鐵灰造成其紅色外觀,因此一直被稱為「紅色星球」。

●軌道:距離太陽兩億兩千七百九十萬公里,約為太陽到地球距離的一點五倍。

●直徑:六千七百九十四公里,略大於地球半徑。

●火星日:二十四小時三十七分又二十二秒。

●火星年:六百六十九個火星日(六百八十七個地球日)。

●溫度:均溫攝氏零下五十五度,最低溫為攝氏零下一百三十三度,出現在冬季的兩極,最高溫為攝氏二十七度,出現在夏季的赤道。

●大氣層:百分之九十五點三為二氧化碳,百分之二點七為氮,百分之一點六為氬,百分之零點一為氧氣。表面壓力低於地球大氣壓力的百分之一。

●地貌:多岩石、灰塵覆蓋、乾燥,北半球平坦,南半球卻有許多坑坑疤疤、崎嶇不平的高原;火星表面一度覆蓋海洋,現在仍以極地冰帽上的冰塊形式留存下來,其他地區接近地表之地也可能蘊含豐富水源。北極有個大型且長年結冰的冰帽,據信主要是水冰,南極則只有一個小冰帽,可能是冰凍的二氧化碳,在火星夏季時幾乎不見蹤影。

●主要特徵:奧林帕斯火山高度兩萬六千公尺,是太陽系已知最高的火山;塔爾西斯高原為一塊神秘的凸起地形,有十公里高、四千公里寬;水手峽谷為一峽谷,長四千公里、深七公里。

●衛星:火衛一「福保斯」(Phobos)直徑二十二公里,軌道距火星地表五千九百八十一公里;火衛二「戴莫斯」(Deimos)直徑十二公里,軌道距地表二萬零六十二公里。

TOP

人類探索火星大事

自從一九六零年以來,只有大約一半探索火星的任務成功,以下是人類探索這個紅色星球的重大事件:

─一九六零年至一九六四年:蘇聯六次試圖派探測船到火星均告失敗,美國在一九六四年第一次嘗試也失敗。

─一九六四年十一月三十日:蘇聯的「桑德號」探測船低空定點飛越火星,但未能傳回任何資料。

─一九六五年七月:美國探測船「水手四號」在對低空定點飛越火星時蒐集到另一個星球的第一批近距離照片。

─一九六九年二月到三月:美國發射「水手六號」和「水手七號」探測船攜帶感應器前往火星,分析火星的大氣層和表面,它們傳回了將近兩百張火星南北兩極地區和火星衛星福保斯(Phobos)的照片。

─一九七一年五月三十一日:美國發射「水手九號」探測船成為第一艘圍繞火星軌道飛行的軌道衛星,它並且拍攝所有火星表面地圖,以及衛星福保斯和另外一個衛星「戴莫斯」(Deimos)的近距離照片。

─一九七一年五月:蘇聯發射兩艘軌道衛星「火星二號」及「火星三號」探測船。兩艘探測船都成功的進入火星軌道,但在火星表面漫遊任務宣告失敗,一九七四年三月另外兩次的登陸計劃也失敗。

─一九七六年七月到九月:美國從「維京一號」和「維京二號」火星軌道衛星派出的兩艘登陸艇登陸火星。但「維京二號」探測船的生物實驗卻未能找到火星有生命體存在的證據,不過卻透露出火星土壤中令人驚訝的化學活動。

─一九九七年九月十一日:美國「火星測量者號」進入火星軌道,展開為期九年追蹤火星表面變化的工作,這些變化包括近代水流的證據和季節變化。

─一九九七年七月四日:美國「火星探險者號」降落火星崎嶇多岩的「戰神谷」地區,它的登陸艇和探測車傳回了超過一萬七千張照片和火星土壤及岩石組成,以及風和其他氣象資料。這些資料顯示,火星曾經溫暖和潮溼,而且有更濃厚的大氣層和液體的水。

──九九八年七月四日:日本加入探索火星的行列,但它的「希望號」太空船卻未能抵達火星軌道。

─二零零一年四月七日:美國「火星漫遊者號」發射升空,準備執行火星地質和氣候的實驗,以協助尋找火星有水和生命的證據。

─二零零三年六月二日:歐洲太空總署發射「火星特快車號」探測船,攜帶英國建造的「小獵犬二號」登陸艇。不過這艘登陸艇在二零零二年十二月與探測船分離後卻失去了聯繫,它的命運不得而知。

─二零零四年一月:美國兩輛火星表面探測車「精神號」和「機會號」在火星的另一面登陸,對火星表面進行更大規模的地質分析。

─二零零四年一月十四日:美國總統布希(又譯:布什)宣布航空暨太空總署的新計劃,這項計劃最終將在二零二零年之後,經由月球基地,將人類送上火星。

─二零零七年二月二十五日:歐洲太空總署「羅賽塔號」太空船對火星進行具有風險性的低空定點飛越。

─二零零八年五月二十五日:美國「鳳凰號」火星登陸艇成功降落火星的北極地區。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