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DSE文憑試就快開考。從今天的角度來說,科舉當然非常落後,但累積下來的制度經驗,今天公開考試也會參考。
《宋代科舉考試圖》
科舉制是古代最重要的選拔官吏制度。創始於隋,形成於唐,至清代衰落,歷經1300餘年。自唐代以降,科舉成為各朝首要仕官途徑,中高層官員幾乎都由科舉出身。科舉制最大的優點是從根本上打破豪門世族壟斷政治權力,社會更加開放。元代高明《琵琶記·蔡公逼試》有載:「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題名天下知」,所以,科舉也是絕大多數人改變命運主要方式。
考生為增加機會不惜跨省應考,圖為《王瓊事蹟圖冊》
一牽涉及人為的發明及制度,完善無漏洞難免,也因科舉重要,難免有人投機取巧通過考試獲得功名。事實上,科舉剛舉行時漏洞百出,容易作弊。為防考生作弊,反作弊制度不斷完善。在多種方法中,有一大重要的關鍵就是「糊名」。
糊名法即「彌封」,源於唐代武則天時期,到宋代成為定制,直至今天的公開考試依然在用。「彌封」就是將試卷上考生的姓名、年齡、籍貫等信息密封,閱卷官就看不到考生信息。在現代的考試閱卷,基本都是如此,香港考生作答只以編號識別;至於內地高考,答卷會有「密封線內不准答題」,就與古代「彌封」的概念一樣。
在武則天前,唐代科舉試卷不僅不「彌封」,反而閱卷時還參考推薦人的「行卷」,檢驗考生綜合素質。「行卷」就是參加科舉考試的士子,將平時認為較滿意的詩文,加以編輯再給主考官,以便在閱卷時參考。這與現代公開考試中,有部分會是看平時成績一樣。
「行卷」雖可避免「一考定終身」的弊端,但在唐代就為作弊開了方便之門,不少人就在行卷上做手腳。尤其武則天當政時期舞弊嚴重,朝廷難以選拔真正人才,最終朝廷中當官的大部分都是沒有才能的庸人。武則天最初想的是放棄考試選拔,恢復以前的舉薦制度,但實際上舉薦更易舞弊,弄虛作假。
武則天
武則天終於發現一個好方法,就是在試卷糊上名字,考官批卷在不知道考生名字,是為最開始的彌封制。據主要記載唐太宗和武后兩朝言行事跡的《隋唐嘉話》載:「武后以吏部選人多不實,乃令試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其等第,蓋糊名考校,自唐始也。今貢舉發解,皆用其事,曰封彌」。
武則天後,「彌封」並未大規模推行,直至宋朝。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大臣陳靖上疏宋太宗,建議在科舉考試中使用糊名辦法,以防科場濫觴,得到太宗採納。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彌封」法在部分省市的鄉試中實行,當時的皇帝宋真宗曾高興說:「今歲舉人頗以糊名考校為懼,然有藝者皆喜於盡公」。
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作弊及反作弊一直角力。針對「彌封」制,考生可在上面做些記號,也還通過筆跡辨認,於是又發明謄錄法。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專設謄錄院,派書吏將試卷抄成副本,考官評卷時只看副本。
考生的試卷,一律用墨筆書寫,故又稱「墨卷」、「原卷」,而謄錄副本一律用紅筆書寫,故稱「朱卷」、「謄錄卷」。朱卷與墨卷的編號一致,謄錄後還要有專人核對朱卷和墨卷,稱「對讀」,確定謄錄無誤方能交給考官評卷。
彌封和謄錄結合,有效改善作弊,使得科舉考試越來越公平,不過也鬧出兩單可笑故事。第一個是因這個制度而錯失了狀元。宋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歐陽修以翰林學士身份主持進士考試,點檢試卷官是梅堯臣。在閱卷時,有篇文章引起梅堯臣的注意。此文清新灑脫,邏輯嚴謹,文辭簡練,於是推薦予歐陽修。
歐陽修畫像
歐陽修看後也大為讚賞,本來想評為第一,但又一想,能寫出這種好文章,肯定是自己的學生曾鞏,如果選自己的學生,難免被人說閒話,於是忍痛割愛,將此文評為第二。拆開彌封後,歐陽修萬萬沒想到此文不是曾鞏,而是蘇軾,結果蘇軾與狀元擦肩而過。
另一則故事的主人則受益於「糊名」,他就是宋仁宗皇佑年間的科舉狀元鄭獬。鄭獬從小讀書名列前茅,有點自信自負。科舉前,他不知為何得罪了主考官。於是主考官在判卷時,凡是答卷內容和風格與鄭獬相似的統統不予錄取。可是後來拆封時,鄭獬卻中進士一甲第一名。所以,他要感謝彌封及謄錄。
清代科舉貢院考場
後來元代也按照宋的科舉制度設立了受卷官、彌封官、謄錄官和對讀官,各司其職,權限分明。清代科舉試卷的彌封制更完備,流程更嚴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