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科舉「狀元」為第一 為何更多士子望坐「探花」?

科舉「狀元」為第一 為何更多士子望坐「探花」?

才華也許能後天彌補,可是樣貌是天生。
科舉是一種通過考試來選拔官員的制度,源自中國,並傳播至漢字文化圈其他國家。科舉制度自隋朝確立,到清朝廢除,歷經了千年。每個朝代的科舉選拔方式也都不斷變更、完善,為選拔治理國家的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以至中國的社會結構、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都受到科舉影響。

宋代科舉考試圖

自宋代起,不論出身、貧富皆可參加科舉,擴寬政府選拔人材基礎,還讓中下階層知識分子,也有機會透過科舉考試,向社會上層流動。古代士子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一朝登科中舉。古代之時,「狀元」便是科舉考試最高榮譽,是天下讀書人渴求之名。「狀元」之稱號,也是今時今日公開考試的「榮譽」,也是讀書努力的肯定。

明代《王瓊事蹟圖冊·金榜題名》

在古代,若是中了狀元,寒門之子從此可改變命運,對豪門之子亦是十分有利。然而,在古代考生心中,相比狀元,他們為甚麼更加渴望「探花」之稱?
探花其名,源於唐朝。皇帝在選出「狀元」、「榜眼」後,再從剩下的進士當中,選出相貌最為英俊的男子,授予「探花」稱號,並與狀元及榜眼並稱為「三鼎甲」。這並不意味著「探花」就是第三名,「採花」在當時,並不具備實際意義。

明代殿試圖


但有許多的考生想要此稱號,原因在於,只要才華夠高便能夠成為「狀元」、「榜眼」,而能夠被授予「探花」稱號的不僅要擁有過人才華,還要有好看外表。「探花」就是被認為是才華及相貌雙絕。在封建古代社會,人們也偏愛長相好看的。才華不夠,外表搭夠,加分,皇帝賞識也就較易,同樣還當官升職機會也多,也不不少好處。
據唐代李淖的《秦中歲時記》載:「進士杏園初宴,謂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為探花使,遍遊名園,若他人先折花,二使者被罰。」被選中作為探花的進士,要先遊園,以迎接狀元郎,還不能夠讓別人先折花園中的花,否則便要受受罰。而探花郎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容易被選為公主駙馬,這也是考生更羨慕探花的一個重要原因。

1888年江南貢院



從唐代出現探花後,便一直延續下去。直到宋朝時期,探花才被確立為科舉中的第三名,與狀元、榜眼合稱為前三甲。據南宋吳自牧撰《夢粱錄·士人赴殿試唱名》載:「伺候上御文德殿臨軒唱名,進呈三魁試卷,天顏親覩三魁,排定名姓資次……第一名狀元及第,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皇帝親自在文德殿上排定名次,考官呈上前三名的考卷,由皇帝親自觀看,根據其好壞,來評定他們三人的名次。第一名是狀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則是探花。
雖然在宋代以後,探花便成了進士第三名的稱號,但由於受前朝習慣影響。評定探花之時,皇帝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會根據士子容貌來選擇,只有長相好看的進士才能夠成為探花,也成為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