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是假?有望開啟秦始皇陵挖掘工程才知答案。
中國歷史上的帝王之中,不少人認為秦始皇最偉大,被視為「千古一帝」。他最大的功績就是一統天下,開創大一統國家的先河。他第一個自稱為「皇帝」,晚年還迷信「不死之術」,東巡尋找仙山,卻死在了沙丘路上。
秦始皇贏政畫像
秦始皇一當上秦王,就為自己修建巨大的墳墓。在驪山腳下,70萬「驪山徒」足足修建了40年。秦始皇陵在後來2000年間至今都沒被發掘,因為封土太大,盜墓賊的盜洞根本打不開。這個封土堆,以一般的工程量無法挖開。
根據許多史書的說法,秦始皇陵內部有一個地下宮殿,司馬遷《史記》曾這樣描述秦始皇陵:「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那麼皇陵中有水銀製的「江河大海」,進去後很可能會中毒……
秦始皇兵馬俑出土
許多人會將兵馬俑坑誤認為是秦始皇陵,它並非秦始皇陵本體,考古學家認為,兵馬俑為皇陵的外圍、具有守衛皇陵的意涵。最終得出結論,兵馬俑坑只是整個皇陵的一角而已。而對於真正的秦始皇陵,考古學家過去長時間未能確認真實地點與範圍。
在古代,安放已逝帝王棺槨及陪葬物的地方被稱為地宮,是陵墓最重要的位置。從古至今最具爭議、也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秦始皇陵的地宮,位置一向眾說紛紜。
中國考古隊2006年起探測秦始皇陵墓,過程中運用遙感和物理探測技術,不過要找到地宮,也全靠一棵在冬天發芽開花的石榴樹。考古人員找尋地宮時正是年初,是寒風刺骨、花草難存的季節,氣溫攝氏零下12度,但遙感局工程師卻發現有石榴樹發芽開花,反觀封土層之外的植物早已成枯樹。
工程師說,封土堆之外的土層沒經過挖掘,但處在地宮之上的封土層結構早就改變:「且因地宮存在溫度較高」,這棵石榴樹才能如此生長。正是因為這棵石榴樹道破了天機,減少確認地宮位置不必要的麻煩。
為此,考古人員確定秦始皇陵墓地宮在距地面35公尺的封土堆之下,長170米、寬145米,高15米,與一個足球場面積大小相若,且地宮不僅沒有坍塌過,還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
傳說秦始皇陵中有大量的水銀,那麼為何要弄這麼多水銀,最直接了解到的就是為了防盜,以水銀的毒性保護陵墓安全。不過據考古證實,考古人員發現,秦人非常了解水銀,除了知道水銀不僅有毒殺人,還有其他功效,比如防腐和鍍金。
秦始皇兵馬俑
當時人們已知道水銀有很好的殺菌作用和隔熱作用,可保持屍體不腐爛。秦人用水銀在陵墓中形成一個密閉的隔熱層,永久保護秦皇屍體,以至於現在有人推測,秦始皇的屍體也許沒有腐爛,依舊完好躺在陵墓中。另一方面,水銀是鍍金鍍銀重要材料,秦人為了解決黃金和白銀不足,已經開始用水銀鍍金鍍銀。所以,水銀在當時也是財富象徵。
那麼秦始皇陵地宮中水銀的數量到底有多少?據指也能從皇陵山上的石榴樹得知。據了解,石榴樹高度一般在4米左右,但由於墓中有水銀,而且水銀數量巨大,逐漸滲透到了山上表面土層,導致石榴樹生長緩慢,由此可以想像秦始皇陵中的水銀數量。地宮在驪山下面,而且還深挖地下數十米,因為秦始皇在地宮中以咸陽為原型打造了一座地下城市。地宮在驪山下面數十米的地下,而石榴樹在驪山山頂,中間相差數百米,就這樣水銀依舊可以影響到石榴樹的生長。所以有指,地宮中水銀的含量也許在二百噸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