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伊斯蘭國的前世今生

伊斯蘭國的前世今生

巴黎恐攻之後,看似聯軍圍剿伊斯蘭國,卻引發土耳其擊落俄國戰機;同樣列為恐怖份子,基地組織卻發動恐攻炸死伊斯蘭國分支單位高層;美國總統歐巴馬將台灣列為反恐同伴,讓台灣名列遭伊斯蘭國反嗆的諸國之列,發展一日數變,讓中東局勢難得成為國人關心的議題。
隨著大眾關心討論,陰謀論也開始流傳,其中有一則舶來陰謀論是這麼說的:伊斯蘭國的興起都是美國的陰謀,美國一再扶植支持恐怖組織,表面上扯自己後腿,其實一定都是為了搞亂世界局勢,好讓軍工產業賺大錢。
美國是中東亂局的始作俑者
這則陰謀論說對了一半,但也說錯了一半。中東的亂局的確是美國搞砸了惹出來的,這點稍後詳述,但是說美國是故意的,那大概是推理小說看太多,事實上,參照人類歷史,強權總是會想到要培養個走狗勢力來騷擾主要對手,或進行「代理人戰爭」,很不幸的最後往往演變成養虎貽患,人類就是這麼的笨,實在不需要用陰謀論來美化人類的智商。
在古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晉國與楚國南北爭霸,晉國就想到去培植在楚國下游的吳國,派人前往吳國教導吳人射箭、車戰與陣法,果然投資成功,吳國後來大敗楚國,一度攻破楚國的國都郢,沒想到吳國強大以後,不只滿足於打敗楚國,還跑來中原會盟諸侯和晉爭霸,晉國終究給自己找來大麻煩,幸好不久著名的「臥薪嘗膽」故事中的越王勾踐反攻滅了吳國,才解除心腹大患。
在近代,英國與俄國在全球進行一方全面防堵,一方想找突破口的「大賽局」,在中東,英國為此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支持土耳其,為土俄的歷史仇恨添上一筆,在遠東,英法聯軍攻破北京火燒圓明園,之後卻反而協助滿清平定全國民亂,防俄考量正是其中原因之一。日本也是英國在遠東扶植的防俄夥伴,甲午戰爭之後,英國眼看滿清是扶不起的阿斗,加上滿清為了取回遼東半島,接受俄、法、德三國干涉「還遼」而偏向俄方,於是英國與日本結為「英日同盟」,果然也投資成功,沒幾年日本就在日俄戰爭中大敗俄國。
但英國實在不能高興得太早,日本強大以後,最終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挑起太平洋戰爭,英國終究給自己帶來大麻煩,日本開戰後就在海戰中擊沉英國戰艦「威爾斯親王號」和戰鬥巡洋艦「反擊號」,並很快猛撲攻下英國殖民地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再攻向緬甸、印度,英軍節節敗退。
從無數類似的歷史故事中,我們可以明白,強權培植一個走狗勢力,以騷擾並削弱主要對手,是人類歷史上基本的戰略思考,而這個走狗勢力萬一養大了以後不甘於再當走狗,終究會反噬,也是這個戰略的最大缺點,美國只是犯下了「全人類都會犯的錯」,這一切都要從 1978 年開始說起。
阿富汗戰爭與伊朗伊斯蘭革命
1978 年,阿富汗政局動盪反覆政變,導致 1979 年蘇聯派軍入侵以鞏固對阿富汗的控制,引發阿富汗戰爭,同樣在 1978 年,原本由巴勒維王室統治而親美的伊朗,掀起大規模示威運動,演變到 1979 年成為伊朗伊斯蘭革命,巴勒維王室流亡,伊朗成立意識形態上極為反美的伊斯蘭共和國,並釀成人質危機,從此成為美國的心腹大患。
為了圍堵蘇聯,美國中情局在阿富汗培植各勢力反抗軍,其中一支,就是日後的基地組織,這些反抗軍也的確奏效,阿富汗戰爭拖垮了蘇聯,只不過,最後基地組織終究找上了美國。
為了對付伊朗,美國支持伊拉克進行兩伊戰爭,伊拉克復興黨海珊勢力在 8 年血腥戰役的錘鍊,以及接受國際支援及軍事訓練下,戰後成為一股龐大的軍事力量,對鄰近阿拉伯國家都造成潛在威脅,終於入侵科威特,引爆波灣戰爭,在第一次波灣戰爭中,美國因故讓伊拉克主力逃脫,未能徹底殲滅其強大軍事力量,為了消除這個一手培養出來的心腹大患,還特別以莫須有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為由發動第二次波灣戰爭,才將復興黨軍力徹底摧毀。
然而,伊拉克本是一個族群複雜的國家,建國時人為劃分國界並沒有考慮到複雜的族群與地緣政治因素,這也是兩伊衝突的底層原因之一,原本靠復興黨的武力強行彈壓,維持表面上的平衡,如今這股力量消失,則必須有另一股力量取代,才能維持穩定,因此美軍勢必進行駐軍,豈料總統任滿、政權交接後,信奉普世和平主義而對基本戰略觀念認知不清的歐巴馬,竟採取撤軍的最高指導,美軍逐步撤出,留下一大片真空,這片真空終究會有勢力來填補。
而那個勢力又是美國提供的。2011 年,敘利亞民眾因經濟問題與長期獨裁統治,掀起全國性大型示威,原本是和平示威,卻引起阿薩德政權恐慌,下令軍隊武力鎮壓手無寸鐵的平民,造成部分同情民眾的部隊倒戈成為反抗軍,從此開始敘利亞內戰,歐巴馬力主撤軍,不願投入美國部隊,但又不想坐視不管,於是選擇了「全人類都會犯的錯」的老辦法:資助並協助訓練反抗軍。
其中一支,就是日後伊斯蘭國初期的核心武力,原本只是不到4000人的小勢力,卻在攻陷大城拉卡後,因為「西瓜效應」引來各路人馬加盟投奔,一口氣擴張到十數萬人之譜,有了這股軍力,自然不可能滿足於只在敘利亞打內戰,而是直奔鄰國伊拉克的真空地帶,浩浩蕩蕩的建國了。
各懷鬼胎的反恐諸國
伊斯蘭國的出現本是美國的重大戰略錯誤造成,但伊斯蘭國成立後,雖然在領地內造成無數令人髮指的血腥屠殺與文化破壞,但就美國利益來說,似乎反而誤打誤撞造就了一些間接好處,由於伊斯蘭國的領土主張太過激進,威脅周遭所有國家,不僅親美派阿拉伯國家如今更加團結在美國旗下,連本來是潛在敵人如敘利亞阿薩德政權,或根本是美國的死對頭例如伊朗,也都加入圍剿伊斯蘭國的行列,甚至連美國最忌憚的死敵基地組織,也跟伊斯蘭國勢不兩立,美國大可坐觀虎鬥,看著一群本來都是自己敵人的各勢力互相殺得不亦樂乎,省得來招惹美國。
而伊斯蘭國把聖戰份子都吸引到伊斯蘭國去,發動恐怖攻擊時,又選擇地緣較近的歐洲,使美國反而減少遭到恐怖攻擊的風險,麻煩丟給歐洲國家,正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從戰略上的角度,很容易理解美國為何對打擊伊斯蘭國總是只派出空軍炸射了事,而不考慮真正投下部隊以徹底剷除伊斯蘭國,一方面是戰費驚人、美軍人命值錢,一方面,也因為伊斯蘭國對美國及中東地緣戰略的威脅遠不如海珊,甚至還對美國造成一些間接好處。
土耳其與俄羅斯的爭端也是如此,比起伊斯蘭國,雙方更在意兩國打從歷史上累積的地緣戰略衝突,俄國想要出黑海,勢必要穿過土耳其,而土耳其則擺出誓死抵抗的態勢。事實上,若真要解決伊斯蘭國問題,任一方認真派出正規軍,很快就能予以剿滅,但正是因為伊斯蘭國對土、俄雙方的實際威脅都太小,所以土、俄寧可忙著互相牽制。
伊斯蘭國雖然聲勢浩大,看起來好像誰都拿他沒辦法,其實是因為處於大國戰略的夾縫中,誰都不想真心對付它,所以才能一時囂張,伊斯蘭國卻並未趁此良機積極提升政經軍各方面實力與運作效率,反而是在領地內倒行逆施,實際上正在削弱自身實力,一旦戰略夾縫消失,那將只能即刻滅亡。
歷史上,一再發生大國的戰略失誤造成自己日後的麻煩,同時也有許多藉著大國矛盾,在夾縫間壯大的例子,不論是春秋戰國的吳國、近代的日本、現在的伊斯蘭國。其實,台灣本身也是一個在夾縫中生存的國家,台灣的政治領袖應該要對國際戰略有深度研究,才能在夾縫中走鋼索,走出一條成功道路,弱國沒有犯錯的空間,美國歐巴馬在撤軍問題上犯了戰略上的幼稚園等級錯誤,竟然還能誤打誤撞發現撿到一些好處,那是因為它是強權大國,夾縫國家即使成功壯大,一個錯誤就會毀滅,吳國遭勾踐滅亡,日本在二戰中被夷為平地,台灣在觀察伊斯蘭國,擔心恐怖攻擊是否會落到家門口的同時,對於這些歷史教訓,也應該深自警惕。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