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軍師劉伯溫(六)
〔仁心高德民為念〕
二、迂迴巧奏解無辜
在朱元璋自居為吳王,引兵掃蕩各處的殘餘割據勢力時,有一次因為討伐福建的朱營將領用兵失當,以致對戰時全軍覆沒,這樣的噩耗跟損失惹的朱元璋氣極攻心,坐立難安;恰好在此時朱營又接到在浙江海寧地區有人聚眾反叛,一時之間討伐也難以綏靖的兇訊,讓他更加怒不可遏,覺得萬事不順,一腔怒火就要祭出鐵腕來掃平東南……。
果不期然,隔日朱元璋就說昨晚夢見一人頭上有血,並投以土塊敷弄在他身上,令他極其難受……他認為在夢境中被人如此污辱,根本就是未來沿海二地(福建跟海寧)將派人前來行刺他的兆頭,這口氣不能嚥下,便想在現實生活中來個下馬威,好歹先殺它一批“逆豎賊人”來立威報復!……這首當其衝的就是先“開鍘”獄中那一批來自福建、海寧的罪犯當替死鬼!甚至計畫再擴及到目前居於應天府,正好就由這兩地而來的客商,這樣的人全部都要格殺勿論!
劉伯溫聽了這麼兇殘的意見大驚,暗忖如今天下未靖,主上這樣大肆殺戮必失民心,何況這批待罪羔羊盡皆無辜,因夢殺戮又何其荒謬?!……於是他成竹在胸笑稟主公說︰「這夢吉祥啊,稟告主上,卻是好兆頭!」……他分析主公夢見那人的頭上不是有『血』嗎?人字上頭有血便是『眾』字,此人拿土塊向主公撲來更是代表主公將得『眾』且得『土』,預示了當地版圖必將歸於主公啊,他更認為得衆得土之時,原則上不出三日!
此言一出,朱元璋真的爲之停刑三日靜觀其變,想不到不久之後真的傳來海寧歸順的捷報,……這下子嗜血又好大喜功的朱元璋大喜應夢,對劉基的析夢能力信任極了,嘖嘖稱奇的開心之餘便聽從劉基建議,將牢中囚犯全數交給他給大赦放還了!……您看如此ㄧ場血腥災難竟在劉基的智慧化解之下喜劇收場,如此陰德累積不知幾凡!
三、生民之道,在於寬仁
再說有一次江南大旱;中國人一直存在著“天人感應”的思想,認為天象與人間是相互感應的;當時旱象嚴峻,人心浮動,因此朱元璋便詰問掌管天文的劉基何以致此,繼續下去又該如何祈雨?……其實劉基醞釀已久,只待主公一問,便馬上接口說這是因為牢裡錯殺跟行刑的滯獄太多了,關押的人咸有冤情,因為下氣不通以致於此﹙就是說民間怨氣太重啦﹚。……朱元璋一聽馬上命令劉基平反,他逮到此一機會就盡量的開脫無辜,大力的歸正刑獄,…結果結案上稟時,朱元璋真的毛筆劃下批示完畢就大雨如注,令所有人震驚的靈驗至極。……趁主公異常高興,劉基便更進一步的勸他要立法定制,以成規章。﹙其實那些都是為了矯治大明初創時期目無章法,無論權貴或官衙,皆憑恃營私無法令濫殺的現象……﹚不久他便纂成了《大明律令》,明朝於是頒下,確立了後來明代其他法治的基礎。
但是祈雨也不是每次都會順利的,像是有次明知未來天象根本無雨的伯溫,為了要利用機會解民倒懸,還是不得不趁此機會硬著頭皮向朱元璋要求這所謂降雨的幾大“交換條件”,……為了能及時的替百姓真正做一點事情,他只好這樣“犯難”的拿著個人的信譽與尊嚴下注,利用這樣的機會德澤生民,明明白白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了。
由於明太祖即位以後,大權到手的朱元璋嫉心深重,行政日苛,不但從骨子裡防範功臣,整個人的心性大變(或說原形畢露),他再也不對伯溫言聽計從了,所以如果不趁此要求,根本毫無建言機會……可歎劉伯溫這一生從頭到尾都一直處於冀求賢德仁君不果的處境,一生未逢明主,雖然個人運途多劫,但為濟世安民,置個人寵辱於度外的伯溫也只得在這種風水天象之事上大動機心,見隙插針了……。
明洪武元年又現旱象,這次劉基要求祈雨又有條件了,他說必須要朝廷先撫恤這些當初為了創“明”而死的士卒遺孤們,否則這事牽連數萬人,民間一旦陰氣鬱結,上界積雨難成。還有他要求此刻必須要寬待所有的降將、降民等﹙原皆編入軍戶,其社會地位低又無法翻身,凡入冊軍戶得世代從軍,不得更籍,違者治罪。﹚要朝廷收埋那些為築城工事而死亡,至今仍曝屍荒野的工匠屍骨…等等這些紓解民怨的要事。(由此可看出朱元璋在這大時代中利用完所有人的無情嘴臉跟兩面手法,真的是罔費在爭戰期間,劉伯溫這位當時被朱元璋奉為“吾之子房﹙我的張良﹚”的“老先生﹙朱元璋當時對伯溫的尊稱)”,常利用機會跟他上經世濟民課程的一片苦心啊!
眼看劉基這次的要求很多,牽連的層面很廣,可以說是“胃口很大”,所以大家也都不疑有它,……只可惜這一次真的諸事做完了,朱元璋一票君臣老大不耐煩的等了十天,這毫不領情的太陽照樣烈焰當空,令大地蒸騰的陽光愈來愈大!……眼看這個丞相李善長開始對此譖言(就是趁此事件挾前怨報復,大說劉基壞話),與太祖無情嘴臉欲怒,……劉基便趕快以妻子在家鄉病死一事做為藉口,非常識相又小心翼翼的主動辭歸了,這在他人眼中根本就是夾著尾巴逃回故鄉,是非常狼狽跟不光彩的。
這距離他當年出山,這樣沒日沒夜,嘔心瀝血的為創立明朝、擘畫軍機已然八年,……而這位在無數的危機跟風浪中都堅毅倖存的長者,也已五十八歲了,這是他從洪武建年以來的第一次引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