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張養浩賑饑民

張養浩賑饑民

【原文】

初,養浩(1)以父老,棄官歸養,屢征不赴。及聞陝西中丞之命,即散其家之所有與鄉里貧乏者,登車就道,遇餓者則賑之。道經華山,禱雨於岳祠,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禾黍自生,秦人大喜。

時斗米值十三緡(2),民持鈔出糶(3),稍昏(4)即不用,詣庫換易,則豪猾黨蔽,易十與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養浩乃檢庫中未毀昏封鈔文可驗者,得一千八十五萬餘緡,悉以印記其背;又刻十貫、五貫為券,給散貧民,命米商視印記出粟,詣庫驗數以易之,於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請行納粟補官之令。聞民間有殺子以奉母者,為之大慟,出私錢以濟之。到官四月,未嘗家居,止宿公署,夜則禱於天,晝則出賑饑民,終日無少怠,每一念至,即撫膺(5)慟哭,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關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追封濟國公,謚文忠。

(出自《續資治通鑒·第二百零五卷》)

【註釋】

(1)養浩:張養浩(1269年~1329年),字希孟,號雲莊,山東濟南人。幼極好學,晝夜不輟。及長受賞識,卻因宦海浮沉而棄官,享田園之樂。有散曲集《雲莊休居自適小樂府》。
(2)緡(音民):古代計量單位。錢十緡(即十串銅錢,一般每串一千文)。
(3)糴(音迪):買進糧食。
(4)昏:不清楚。
(5)撫膺:用手按著胸口。撫,用手按著。膺,胸。

【語譯參考】

起初,張養浩因父親年老,棄官回家奉養,朝廷屢次徵召都不肯出來。等到聽到被任命為陝西中丞,立即將家中所有財產分給鄉里貧窮的人,登車上路,遇上飢餓的人就救濟他們。經過華山時,在西嶽祠禱雨,大雨傾盆,積水三尺才停止,禾黍都得以活過來,陝西人非常高興。

當時一斗米要十三貫,百姓拿著紙鈔買糧食,鈔面上稍有一點不清楚就不能用。到行用庫去換,豪民猾吏結黨營私,十貫鈔只換給五貫,而且很多天都換不到,百姓遇到很大困難。張養浩便檢查庫中尚未銷毀而鈔面上文字還看的清楚的昏鈔,有一千八十五萬餘貫,都在鈔背上打上印記。又刻印十貫、五貫券,散給貧民,下令米商看印記給糧,然後到行用庫按數交換,於是吏員不敢再作弊。又勸富民拿出糧食救濟,因請行納粟補官之令。聽說民間有殺死兒子將肉給母親吃的,張養浩為之痛哭,拿出自己的錢救濟。到任四個月,沒有在家住過,只有睡在官署裡,晚上向上天禱告,白天出外賑濟饑民,整天沒有鬆懈的時候。每一想起饑民,就用手按著胸口痛哭流涕,因此得病去世,年六十歲。關中的百姓為他哀悼,如同失去父母一般。朝廷追封為濟國公,謚文忠。

【研析】

張養浩真是個苦民之苦的好官,原本已無意出仕,一旦被發佈命令為陝西中丞,乃竭盡心力,做好賑災的工作。首先散盡家財給貧窮鄉人,大有一去不回頭的堅定信念,接著解決問題,讓饑民得以有錢買糧。而自己則日夜操勞,白天賑濟饑民,夜晚禱告上天,絲毫不懈怠。一想起饑民就撫膺痛哭,終至積勞成疾去世,正如諸葛亮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禁令人動容,關中百姓為之哀悼。想想一位善盡責任的好官,可救活無數人,反之那些只貪圖私利、不顧黎民蒼生的官吏,卻讓無辜百姓陷入窮困災厄之中,同樣為官,卻差之千里。相信執政者,若能好好以史為鑒,在其用人時,謹慎評估,考量其德行,當可為人民帶來更大的福祉。

【延伸思考】

1.看了張養浩賑饑民的故事,相信你也深受感動,請就你有感而發之處與大家分享。
2.如果你也碰到類似本文百姓無錢買糧的情況,你會如何處理?
3.當你決定做一件事時,你有張養浩般那樣堅定的心去做嗎?為什麼?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