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1889年3月4日 慈禧太后宣佈「歸政」

1889年3月4日 慈禧太后宣佈「歸政」

1889年3月4日,慈禧太后宣佈「歸政」,光緒帝「親政」。此後逐漸形成帝后黨爭。 1875年,光緒帝即位時,年僅4歲,慈禧再次「垂簾聽政」。1886年,光緒帝16歲時,慈禧改「聽政」為「訓政」,繼續把持政權。 本年光緒帝19歲,並已結婚,慈禧太后不得不宣佈「撤簾歸政」,表面上退居頤和園「頤養天年」。但是,慈禧太后把持政權已20餘年,一些中央和地方的高官顯宦長期唯其命是從,實際上仍然暗中操縱著軍政大權。光緒帝依舊形同傀儡。 隨著光緒帝年齡的增長,要擺脫太后控制的意識也逐漸增強。於是雙方為爭奪統治權力而各植黨羽,明爭暗鬥。內宮以李蓮英為首,外臣以榮祿、李鴻章為代表依附於慈禧太后以固寵保勢,形成了「後黨」。而孫家鼐、志銳、文廷武、張謇等清流派官僚士紳,奉光緒帝師傅戶部尚書翁同龠為首領,主要掌握發佈上諭的權力。他們圍繞在皇帝周圍,結成「帝黨」,力圖排斥慈禧太后干預政權,以便取得更多的權勢。 1898年,光緒帝在維新運動的影響下,採納了康有為等人的建議,實行變法。從6月11日至9月21日的一百多天中,頒布了幾十條詔令,對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進行改革。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對此極力反對,於 9月21日發動政變,幽禁光緒帝,廢除全部維新措施,捕殺維新派譚嗣同等六人。慈禧太后宣佈重新訓政,並製造輿論,準備廢黜光緒帝,另立新君。但由於一些地方督撫和外國使臣的反對,才勉強保留光緒皇帝稱號,嚴加監視。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死。慈禧命立醇親王載灃子、年僅三歲的溥儀為帝,年號宣統。次日,慈禧也病死。帝后黨爭算告結束。 帝后黨爭,表明統治集團內部的分裂。在民族危機日益嚴重的情況下,這是統治集團內部在內政、外交政策上發生分化的標誌。因此,帝后黨爭,是19世紀末期晚清政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它在一定程度上帶有新舊之爭的色彩,對晚清政治有著重要影響。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