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應運而興的統一王朝 明朝

應運而興的統一王朝 明朝

曾經讓歐洲人為之震驚的蒙古王朝,帶著昔日的輝煌也走入了歷史,留給人們的是淡淡的神往。回眸那些業已在歷史大舞台上上演的一幕幕似曾相識的興衰大戲,我們不禁慨歎:難道上天早已為我們做好了安排?這種種的安排究竟在向我們暗示著什麼?在思慮中,上天再次為我們拉開了又一幕絢爛的大戲,再次給懵懂的我們一個新的暗示。
這幕被冠以「明朝」的絢爛大戲以1368年朱元璋建立新的王朝為開端,在經過三十年的治理後,明朝在成祖年間達到了全盛時期。明朝同樣在文化科技領域為後世留下了令人稱道的輝煌:鄭和的七下西洋,成為中國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書《永樂大典》的修成;被列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中的《三國演義》、《西遊記》和《水滸傳》的問世,在中國文學史上又書寫了濃重的一筆;特別是《西遊記》,通過描述唐初僧人玄奘不避艱險,赴天竺(印度)取經的歷史,向人們展示了佛的莊嚴、神聖和偉大。還有對中國16世紀以前醫藥學經驗總結的藥典《本草綱目》。
明朝從公元1368年建立,到1644年被清朝所滅,前後共經歷十六個皇帝,立國二百七十六年。
關於明朝建立的預言
唐朝的《推背圖》和宋朝的《梅花詩》早已預言了明朝的建立。
在《推背圖》的第二十七象中,圖中的預示十分明顯,樹上掛曲尺,即木字上加一個拐曲符號,是個「朱」字;圖中畫著的兩個圓,分別指日和月,合在一起就是「明」。
讖文是「惟且與月,下民之極。應運而興,其色日赤。」 「惟且與月」暗含著明朝的國號「明」字。因為明太祖朱元璋從小孤苦伶仃,討過飯,放過牛,當過和尚,所以讖文中稱「下民之極」,但誰能想到和尚最後作了皇帝?古人相信天意,因此是「應運而興」。 「應運而興,其色曰赤」由賤民應運而一舉成就帝業,其特徵帶有赤色,「赤」就是「朱」,紅色,暗含朱元璋的名字。另外朱元璋起兵時的隊伍叫紅巾軍,以紅巾裹頭「其色日赤」。
頌文是「枝枝葉葉現金光,晃晃朗朗照四方。江東岸上光明起,談空說偈有真王。」 「枝枝葉葉現金光,晃晃朗朗照四方」依舊暗指「明朝」,同時還點明了地點「江東岸上」,後來的明太祖也的確出於濠州。下一句的「照四方」和「光明起」也都暗示明朝興起。最明顯的是最後一句「談空說偈有真王」,「談空說偈」 是指和尚參悟禪理做功課。這句話的意思是,和尚裡邊會出真命天子。而朱元璋青年時,整整做了八年和尚,這早被八九百年前的李淳風看出來了。
在宋朝的《梅花詩》第四節中,也預言了朱氏王朝的興衰:「畢竟英雄起布衣,朱門不是舊黃畿。飛來燕子尋常事,開到李花春已非。」
前兩句預言了明王朝的興起,而後兩句關於明王朝衰亡的預言我們稍後再分析。前文已經講過,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貧賤,身為平民布衣,曾當過幾年和尚,後參加農民起義的紅巾軍,因為驍勇善戰,從一個普通士兵躍升為領袖,並於公元1368年在南京稱帝。就此「朱門」不再是舊的黃土農家了。「畢竟英雄起布衣,朱門不是舊黃畿」就寫明了這段歷史。
且讓我們走入歷史,看看歷史的真象。
明朝的建立
朱元璋的身世和異象
朱元璋祖籍南京,字國瑞,姓硃氏。早年,他的祖父帶著全家遷徙到江北的泗州。隨後他的父親又遷徙到濠州的鐘離縣(今安徽鳳陽)定居,並先後生了四個孩子,朱元璋是他的第三個孩子。《明史》上說,朱元璋的母親陳氏在剛剛懷孕時,夢見神仙授藥一丸,放到手掌中放出光芒。於是,陳氏將藥丸吃下,睡覺時口中仍然留有香氣。到生產那一天夜裡,數次出現紅光,鄰居家還以為是著火了,奔走相救。
據說朱元璋從小長相就很奇異。黑黑的臉,下巴比上顎長出一寸多,高高的顴骨,大鼻子,大耳朵,臉型活像一個橫擺的立體山字。長大後,更是「姿貌雄傑,奇骨貫頂。志意廓然,人莫能測」。
由於家境清寒,朱元璋從小就替人看牛放羊,他很愛出主意又加上講義氣,很得同伴的信任,都甘心奉他為首領,聽他指揮。而這些自小一起玩的同伴,在以後朱元璋打天下時,都成為他最有力的幫手。
朱元璋十七歲時,也就是1344年,當地發生了旱災和蝗災,隨後是大瘟疫。他的父母兄長相繼病死。因為家境貧寒,所以沒有棺槨下葬。朱元璋孤獨無所依靠,便到當地的皇覺寺出家為僧。此後,他被住持打發出外雲遊度荒。朱元璋一頂破笠帽、一個木魚、一個瓦缽,出門做了遊方僧。遊方,即化緣,社會上稱為叫化。幾年中,朱元璋走遍了淮西,增長了許多見識。
二十一歲時,朱元璋回到了皇覺寺。這時,因為元朝朝政腐敗,天下已大亂,聚眾起義者眾多。而這時的濠州已在紅巾軍的佔領之下,為首的是郭子興。朱元璋十分猶豫,不知是否該去投奔,於是求助於占卜。占卜的結果是逃走或避禍都不吉利,而參加義軍卻「不妨」。
公元1356年,朱元璋投入郭子興的門下,加入反抗元朝的行列。因為他體格好、記性佳,再加上遇事小心、敢做敢為,因此打仗時常得到勝利。更為難得的是,朱元璋得到戰利品時不會私藏,獲得賞賜也推說是戰友的功勞,所以不僅得到同僚的敬重,郭子興更是視他如左右手,什麼事都與他商量,並把養女馬氏許配給他。
得到重用的朱元璋回鄉招募人馬,他少年時的夥伴徐達等參了軍,並在其後輔佐他成其功業。
不久,郭子興戰死。郭子興死後,朱元璋接收了他的勢力,並採取了一些新的舉措。他禮賢下士,知人善用;比如他採用元池州學正朱升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任用劉基、宋濂等儒士。在農業生產上他開始設置營田司。又令將士屯田,「且耕且戰」,「及時開墾,以收地利」,保證軍糧供應,恢復社會生產。更重要的是:朱元璋治軍嚴明,每到一地必申誡部下不可擾民,所以他的軍隊所到之處,都受到百姓的歡迎。
明朝的建立和統一全國
公元1368年,朱元璋的北伐軍和南征軍勢如破竹,天下的統一指日可待。在文武百官的擁戴下,朱元璋於當年登基稱帝,定都應天(南京市),國號明,定年號為洪武,史稱明太祖。其後一直沿用「洪武」這個年號。自此之後的明清兩朝的皇帝均只使用一個年號,所以年號往往可以代表某一皇帝,如朱元璋又稱為「洪武帝」。而取國號大明是軍師劉基的注意,他折衷了創立明朝的兩股勢力的意願:對於紅巾軍而言,他們信奉明教,其首領韓林兒曾稱小明王;對於士大夫而言,明是光明,是日和月,明朝取代元朝是以明克暗。
朱元璋建立起明朝後,繼續著他統一全國的步伐。在南方,明軍在平定了福建、廣東和四川的的割據勢力後,於1382年攻下大理,平定了雲南。至此,南方基本趨於統一。
與此同時,北伐軍也不斷取得勝利。而此時元朝的皇帝順帝沉迷於聲色淫佚之中,不理朝政。1368年8月,明軍攻入大都,從1271年元世祖建國號以來統治了中國98年之久的元朝,至此滅亡。雖然逃亡後的元順帝之子在塞外和林一帶建立起了北元,但已經不成為氣候,在1387年歸降了明朝。朱元璋至此完全統一了全國。

TOP

勤政愛民但卻多疑的朱元璋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出身最為卑賤的皇帝。雖然他識字不多,但卻勤奮好學,愛讀史書,所寫詩文和散文都有著獨特之處,其所寫公文也多用口語,如給大將軍徐達的手令:「說與大將軍知道……這是我家中坐著說的,未知軍中便也不便……」洪武三年為了建立戶帖制度下的一道聖旨是這樣寫的:「說與戶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戶口不明白哩!教中書省置天下戶口的勘合文簿戶帖。你每戶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將他們所管的應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寫著他家人口多少……」因此,在明朝,口語公文成為一大特色。

或許正是由於明太祖出生微賤,深知人民生活的困苦,下詔說:「天下始定,民財力俱困,要在休養安息,惟廉者能約己而利人,勉之。」因此對貪官污吏嚴懲不怠,整頓元朝末年以來腐敗的政治風氣。此外,他下令嚴禁宦官干預政事,並且防制外戚專權。同時提倡獎勵人民上書建議施政的措施。

在恢復經濟方面,太祖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獎勵墾荒、水為己業的政策,還根據地方官員的建議,制訂了從人口稠密地區遷移農民開墾荒地的政策,給予驗丁給田、官給牛種、減免田賦的優惠條件,不斷向那些經歷元朝末年戰亂、土曠人稀的地區移民。明太祖還於1372年(洪武五年)頒布詔令:以往因戰亂「而為人奴隸者,即日放還」。他還下令由朝廷代為贖還因饑荒而典賣的男女。同時,《大明律》還規定,除官僚外,「庶民之家,存養奴婢者,杖一百,即放從良」。

同時,還下令戶部統計浙江等地的富戶,將其遷移到北方,土地關係因此得到了調整。太祖對於興修水利的事也格外注意,他派遣國子監生前往各地,督修水利,各地若有天災發生,各受災州縣除了可免除租賦外,還能得到官府的賑濟。

另外,為平均老百姓田賦和差役的負擔,明太祖朱元璋下令一方面根據全國人口普查,編成賦役黃冊;一方面根據全國田地清丈,編成魚鱗圖冊。黃冊是國家徵收田賦和差役的根據;魚鱗圖冊則是以田為主,記載田產的面積與位置。兩冊互為經緯,不僅百姓負擔得到平均,國家的收入也因而增加。

在文化方面,太祖下令廣設學校,讓貧寒子弟亦有書可讀。明代學校分三類:中央國子學、府(州)縣學和市鎮鄉村民間社學。1382年(洪武十五年),國子學改名國子監,設有祭酒、司業、博士、助教、學正等學官。府(州)縣學除各有訓導外,府學教員有教授,州有學正,縣有教諭。國子監的學生稱監生,分官生和民生兩種。官生指功臣子弟、少數民族土司子弟和海外留學生。民生由各地推舉。監生最多時近萬人,學習課程有《大誥》、《大明律》、四書、五經和《說苑》。

太祖時期繼續實行科舉制度,選拔人才。科舉考試分三個級別進行:縣試、鄉試和京師的會試。最後考中者即獲進士,可以直接擔任官職了。太祖認為:「天下之治,天下之賢共理之。今賢士多隱巖穴,豈有司失於敦勸歟,朝廷疏於禮待歟,抑朕寡昧不足致賢,將在位者壅蔽使不上達歟?不然,賢士大夫,幼學壯行,豈甘沒世而已哉。天下甫定,朕願與諸儒講明治道。有能輔朕濟民者,有司禮遣。」

太祖這種事事以民生為本的作法,很受百姓的推崇,他也可算是一位勤政愛民的賢君。 

但另一方面,朱元璋猜疑心很重,不信任他人,特別是對那些與他同生共死的功臣更是如此。因此,那些功臣能得到善終的幾乎沒有幾人, 受牽連的有數萬人。

朱元璋擔心大權旁落,在公元1380年宰相胡惟庸因圖謀不軌被殺之後,太祖決定廢除宰相,所有的事情由自己親自處理。「朕罷丞相,設府、部、都察院分理庶政,事權歸於朝廷。嗣君不許復立丞相。臣下敢以請者置重典。皇親惟謀逆不赦。余罪,宗親會議取上裁。法司只許舉奏,毋得擅逮。勒諸典章,永為遵守。」這不僅變更了元朝的制度,而且變更了由秦創始經唐、宋趨於完備化的丞相制度,而形成了君主專職體制,這種體制為後世王朝的專制形成奠定了基礎。這種體制下的臣民的幸福完全取決於皇帝的好壞。如果皇帝是個暴君,那自然就將產生暴政。而皇帝權力的高度集中,也使朱元璋成為歷史上最繁忙的皇帝。朱元璋曾經對侍臣說:「朕自即位以來,嘗以勤勵自勉,未旦即臨朝,晡時而後還宮,夜臥不能安席。」

此外,同樣處於猜疑心,為了強化皇權和監視臣民,朱元璋在監察機關都察院之外,還設立了錦衣衛、檢校,推行特務制度。他又施行「廷杖」,也就是在朝廷上責打大臣。當時因廷杖被打死的人相當多,對於士大夫的尊嚴打擊殆盡。終明一代,廷杖作為懾服公卿、維護皇權的殘酷手段,經常被濫用,使「天下莫不駭然」。這種制度也為後世專制政權維護其統治開啟了一個不好的範例,並在後來歷史發展的某一個時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

朱元璋還推行嚴刑峻法,即以「重典馭臣下」。明朝律法比宋律嚴格。1373年(洪武六年),刑部尚書劉惟謙奉旨編定《大明律》,明太祖親加裁酌,後又經三次修訂,於1397年(洪武三十年)正式頒行。全書計30卷460條。《大明律》規定嚴禁功臣勳戚恃勢接受投獻,用虛錢實契典買和侵佔他人田宅,不許奸豪誘取良人及略賣良人為奴婢;凡誣告者加等治罪。這些規定對保護小生產者的財產和人身,穩定社會秩序,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1385年(洪武十八年),明太祖頒布親自編撰的《大誥》,接著又頒行《大誥續篇》、《三篇》。其中指定條目處以極刑,酷刑如凌遲、梟首、剝皮等就是在此時出現的。這使得明朝官員處在一種恐怖的氣氛中。

同時,太祖還分封宗室子弟,目地是希望借諸王的力量來保衛王室。這些分封的諸王,雖然沒有土地人民,卻擁有兵權。這些諸王擁兵自重的結果,導致了後來發生骨肉相殘的奪權事件,比如燕王逼宮做皇帝等。

朱元璋的上述措施和行為為後世明朝的統治打下了並不太好的基礎,同時也為後世中國歷史的某些惡行提供了範例。

大致來說,太祖在位期間褒貶不一,但因其勤政愛民,所以政治還算清明。而明初的經濟也得到迅速恢復,達到了歷史最好水平。

洪武時,各州縣每年墾田少者以千畝計,多者達20萬畝。1391年(洪武二十四年),除軍屯、牧馬草場和永不起科地,全國納稅土田總數達387.4萬餘頃。後來更增加到416萬餘頃。

隨著耕地面積的擴大,糧食和經濟作物總產量也提高了。這從田賦收入的增加上反映出來。1381年,全國徵收麥、米、豆、谷261005251石,到1393年,增至32789800石,12年間,增加了600多萬石。棉花的種植比宋元時更加普遍。不僅閩、粵、贛、江南、湖廣,就連山東、河南、河北等地也開始大量種棉。

經濟的發展,使百姓開始安居樂業。明朝開始走向興盛的道路。

TOP

明朝的預言家劉基

劉基(1311-1375年),人稱劉伯溫,是明朝開國謀臣。相傳中國三大民間預言之一的《燒餅歌》就是劉伯溫作的。劉基二十二歲時進士及第,但他為人剛正耿直,廉潔奉公,後因揭發監察御使失職,受排擠回家隱居。元朝末年,群雄並起。朱元璋起兵後,劉基出山投靠,並最終助朱元璋成就帝王之業。

據《明史》記載,自從劉基前來投靠之後,朱元璋常常前來徵求劉基的意見。劉基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對朱元璋說,主公現在據有金陵,形勢險要,虎踞龍盤,地理位置很好。但東南的張士誠,西北的陳友諒,他們常常侵擾犯境,與您作對,這就成了您北定中原的後顧之憂,因此必須把這兩個人除掉。朱元璋說.這兩個人勢力很大,該怎麼對付他們呢?於是,劉基便為朱元璋規劃了實現帝業的藍圖。劉基指出:「張士誠目光短淺,胸無大志,他只想守住自己的那塊地盤,不會有什麼大作為,因此不值得憂慮,可以暫時不去管他。而陳友諒就不同,他殺主篡位,野心大,陰謀多,是個危險的對手。而且,他佔據武昌,地處南京上游,又有巨艦精兵,時時刻刻都想吞併我們。面對這種形勢,我們不能兩邊作戰,而應首先集中兵力殲滅陳友諒。陳友諒滅亡之後,張土誠的勢力必然孤立無援,一舉可定。然後,主公可以揮師北上,平定中原,最後消滅元朝,那時您的帝王之業就可以實現了!」

最後朱元璋削平群雄,成就了王業,基本上是按照劉基開始的謀劃實現的。「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明史》)劉基對於明太祖朱元璋來說,不亞於姜子牙之於周武王,張良之於漢高祖,諸葛良之於劉備。他們即有才略以成開國之相,同時也都深明易理。古人深信改朝換代,自有天意。劉伯溫在《燒餅歌》中預言了久遠的未來,當然也看到元朝氣數已盡,明朝將興。從某種程度上講可以說是順乎天意吧。

在朱元璋打天下過程中,劉基也是屢次力排眾議,幫助朱元璋作正確選擇。起初陳友諒勢力相當強大,攻陷太平後意欲南下。朱元璋部下慌了手腳,有的主張投降,有的主張逃跑。而劉基則怒目圓睜,閉口不言。朱元璋見狀,便召劉基到後面商議。劉基說,「主張投降或逃跑的,可以殺掉。」朱元璋便問劉基有什麼計策,劉基告訴太祖說,陳友諒十分驕橫,可以先誘敵深入,然後用伏兵奇襲,必可取勝。朱元璋依劉基之見用兵,大獲全勝。事後太祖要賞賜劉基,劉基謝絕了。

劉基不僅有戰略眼光,緊要關頭也十分機智。朱元璋同陳友諒在鄱陽湖決戰時,雙方一天之內交戰數十次。朱元璋親自乘戰船督戰,劉基就站在他身邊。忽然劉基要朱元璋離開戰船,當君臣一行剛剛換到另一艘戰船上,還沒來得及坐穩,原來的戰船便被敵人擊碎。兩軍相持了好幾天,劉基建議先佔據湖口扼守,然後選擇金木相剋的日子出戰。結果朱元璋終於取得了這一決定性勝利。這裡劉基也充分運用了地形位置與五行生剋的關係來謀劃戰役。

對於劉基的為人,《明史》中說,「基虯髯,貌修偉,慷慨有大節,論天下安危,義形於色。」「遇急難,勇氣奮發,計劃立定,人莫能測。」朱元璋稱帝后,劉基奏請設立軍衛法,又請肅正紀綱,人憚其嚴。洪武四年(1371年),劉基告老還鄉了(太祖賜歸)。劉基疾惡如仇,得罪了一些奸妄之人。胡惟庸是明初的頭號奸妄,劉基和大將徐達等都曾進言太祖勿用其人,胡惟庸後來派人散佈謠言說劉基為自己選擇了有王氣的墓地,以圖後榮。朱元璋雖然是個勤奮的君主,但是心胸比不上唐太宗。於是明太祖剝奪了劉基的俸祿。劉基被誣陷後不得不到京城請罪,太祖沒有太多責罪,後來派人護送劉基返鄉。據說當時劉基有病,胡惟庸派人曾在劉基藥中下毒。

回到家鄉後,劉基告訴兒子:如今朝廷應當修德政,減少刑法,可惜如今有胡惟庸當道,講這些沒用。將來胡惟庸敗亡之後,太祖會想起我,你要將我的意思奏給皇上。劉基還說:如果我的預言不准,才是天下人的福份啊。一個月後,劉基便死了,終年六十五歲。後來胡惟庸成了宰相,做了許多壞事。直到多年後他逆謀敗露,被處死。

劉基用兵料事如神,卻屢次為奸妄所中,看似自相矛盾,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無論是姜子牙、諸葛亮、劉基,還是張良、李淳風,這些古代的著名謀士很講究「知天命」,他們知道不可用其才能為自己謀取利益和地位。

明朝的預言《燒餅歌》

作為君主,明太祖朱元璋最關心的當然是自己可否永保江山。他知道劉伯溫是深明數理的道中之人,便向劉伯溫詢問有關將來的事情。朝代更替自有定數,天機更不可輕洩。但是朱元璋畢竟是帝王,不好推托,於是劉伯溫便作了一首似明非明的詩歌。據稱劉伯溫面君之時正趕上太祖吃燒餅,所以稱之為《燒餅歌》。 故事是這樣的:

明太祖一日身居內殿,食燒餅,方啖一口,內監忽報國師劉基晉見,太祖以碗覆之,始召基入。禮畢,帝問曰:「先生深明數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 基乃捏指輪算,對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此食物也。」開視果然。 帝問曰:「天下之事若何?朱家天下長享否? 」基答曰:「我皇萬子萬孫,何須問哉!」

這段文字用白話文簡單講就是有一天明太祖朱元璋在內殿吃燒餅,剛咬一口,忽聽劉伯溫求見。於是太祖用碗扣住燒餅,待劉伯溫進來,便叫他猜碗中是何物。而劉伯溫十分準確的講出是被皇帝吃過一口的燒餅。朱元璋十分佩服,便向劉伯溫詢問未來的事。

歷史的發展已經告訴我們,明朝的江山是傳到明思宗(朱由檢)崇禎皇帝為止的,此後便是滿清王朝的天下。祟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陷北京,明思宗自縊而死,明王朝宣告滅亡。而這個明思宗便是明神宗(朱羽鈞)萬曆皇帝的孫子。很明顯,劉基回答朱元璋的問話,是一句雙關語,表面上是一句恭維話,說明朝江山將會傳至千秋萬代,實際上是明確預言:明朝的江山將會傳到萬曆皇帝的孫子崇禎皇帝為止。這裡可以看到劉基的智慧,既不冒犯天子,又回答了天子的問題,預言了未來。

帝曰:「雖然,自古興亡原有定,況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能享之,言之何妨,試略言之。」 基曰:「洩漏天機,臣罪非輕,陛下恕臣萬死,才敢冒奏。」帝即賜以免死金牌,基謝恩畢,奏曰:……

就這樣,劉基對以後的幾百年作了預言,包括「土木之變」,「宦官亂政」,「清軍入關」,「漢人剃法」,「康乾盛世」,直至清末及以後的事,這就是著名的燒餅歌的內容。

在以後我們講述史實的過程中,將結合該預言以及《推背圖》和《梅花詩》,來探知歷史內在發展的奧妙。

太祖之後的建文帝短暫統治時期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病死,終年七十一歲。長孫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

建文帝,懿文太子的第二個兒子。他生穎慧好學,性至孝。十四時,懿文太子重病,他晝夜守侯。二年後,太子去世,建文帝居喪而不顧自己的身體,深得太祖的讚賞。太子在世時,太祖曾命太子省決章奏,但是太子生性仁厚,於刑獄多所減省。於是太祖讓太孫建文帝加以輔佐。建文「遍考禮經,參之歷朝刑法,改定洪武《律》畸重者七十三條,天下莫不頌德焉」。

太祖死後,建文繼皇帝位,以明年為建文元年。建文帝即位之初,詔告天下,「舉遺賢。賜民高年米肉絮帛,鰥寡孤獨廢疾者官為牧養。重農桑,興學校,考察官吏,振罹災貧民,旌節孝,瘞暴骨,蠲荒田租。衛所軍戶絕都除勿勾。詔諸王毋得節制文武吏士,更定內外大小官制。」

同時,他還和大臣齊泰、黃子澄商計削藩。建文帝採納黃子澄的建議,先削幾個力量較弱的親王的爵位,然後再向力量最大的燕王朱棣開刀。同時,又下令親王不得節制文武將吏。1399年(建文元年),燕王朱棣以誅齊、黃為名,誓師北平,起「靖難軍」,奪取了河北大部。建文帝先後派老將耿炳文和膏粱子弟李景隆率師北伐,都被燕師打敗。經過四年史稱「靖難之役」的戰爭,朱棣終於奪取了帝位,改元永樂,是為明成祖。

TOP

關於燕王稱帝的預言

明太祖朱元璋死後,其孫建文帝即位,並著手削藩以鞏固自己的勢力。在剷除了幾個勢力較小的藩王后,將矛頭指向手握重兵的燕王朱棣。朱棣雖負抵禦蒙古之重任,是舉足輕重的藩王,但是這一次,即使裝瘋都不能倖免被削藩之運。最後燕王朱棣起兵打敗建文帝,攻佔南京,作了皇帝。

據《明史·五行志》記載,當時建文帝削藩期間,曾有一瘋道士在街頭唱曰,「莫逐燕,逐燕日高飛,高飛上帝畿!」事後人們終於知道「莫逐燕」,是指不要逼迫燕王,否則燕王必將高飛,最後作皇帝。這也就是「逐燕日高飛,高飛上帝畿!」的意思。

《推背圖》第二十八象對這一時期發生的事情做了如下的預言。圖中畫的是建文帝焚燬皇宮。讖文是「草頭火腳,宮闕灰飛。家中有鳥,郊外有尼。」「草頭火腳」意思是燕王朱棣將有逼宮之舉;「宮闕灰飛」指建文帝在朱棣進攻下,將皇宮焚燬;後兩句的意思隱喻朱棣做了皇帝,而建文帝流落郊外做了和尚。頌文是「羽滿高飛日,爭妍有李花。真龍游四海,方外是吾家。」前兩句指朱棣成為皇帝之時,連建文帝的大將李景隆也向他獻媚。後兩句是說建文帝做了和尚,以四海為家。

而宋朝的《梅花詩》第四節中的第三句「飛來燕子尋常事」也預言了這一史實。

「飛來燕子尋常事」是指雄踞燕京的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奪取帝位的歷史。燕王得天下,仔細想來也確為「尋常事」,在情理之中,與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頗有雷同。

在明朝劉伯溫的預言《燒餅歌》中自然也有著對該事件的預測。「雖然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日防西。此城御駕盡親征,一院河山永樂平。」意思是說建文帝即位後,雖有文官的擁戴,但需防備西方(指燕王)的威脅。永樂是朱棣奪取皇位後所取的年號,暗指永樂時期社會較為安定。

明成祖朱棣的「永樂之治」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明史》上說他「智勇有大略」,「智慮絕人,酷類先帝」。而朱元璋也非常器重他。在建文帝實施削藩後,他被迫起兵推翻建文帝,並於1403年正式稱帝,成為明朝第三代,也是卓有建樹的皇帝,年號為永樂,是為明成祖。

作為最高的統治者,朱棣繼承了朱元璋勤奮、節儉、體恤百姓的長處,但卻沒有其父猜忌、偏信、武斷的短處。他主張「用法當以寬」,「待人當以誠」,注意守成,勵精圖治,使明朝在永樂年間進入了繁榮輝煌時期。

朱棣稱帝之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一,繼續實行削弱藩王實力的政策,強化中央集權體制。他把齊王榑廢為庶人,剝奪周王、遼王植、岷王楩的三護衛,將寧王權徙封南昌,谷王橞徙封長沙。這樣,軍政大權進一步集中到了皇帝手裡。

其二,加強邊境防禦。為了防範元代蒙古殘餘勢力,成祖逐漸把政治、軍事中心由南方轉向北方。1421年(永樂十九年),成祖遷都北京,從而大大加強了對北方和東北地區的控制。現今北京的故宮就是在明朝永樂年間開始動工興建的。

成祖在位期間,還5次御駕親征,越過大漠追擊蒙古各部,暫時消除了邊境的威脅。

其三,積極開展與周邊其它國家的外交。比如他從1403年開始就派使臣到安南、暹羅(泰國)、高麗、爪哇等國訪問,建立友好關係。

而這一時期的鄭和下西洋更是擴大了明朝在海外各國的影響,用《明史》的話來說就是「示中國富強」,用明成祖的話來說就是「宣教化於海外諸番國」。

鄭和原姓馬,小字三保,回族人,祖居雲南昆陽州(雲南晉寧)。明太祖統一雲南後,鄭和被閹入宮,靖難之役中,從燕王起兵有功,朱棣賜他姓鄭,提拔為內官監太監。

從1405年(永樂三年)到1433年(宣德八年)鄭和先後七次下西洋,成為聞名世界的一件盛事。他率領規模浩大的船隊,經過中國南海諸島,跨越亞、非兩洲,對占城(越南南部),真臘(柬埔寨),暹羅(泰國),滿剌加(馬六甲),彭亨(馬來西亞),蘇門答臘、舊港、爪哇(在印度尼西亞),榜葛剌(孟加拉),古裡(印度西南海岸卡利庫特),柯枝、瑣裡、加異勒(印度半島),錫蘭山(斯里蘭卡),溜山(馬爾代夫),忽魯謨斯(波斯灣口),祖法兒、阿丹(阿拉伯半島),木骨都束、卜剌哇、竹步(索馬裡),麻林(肯尼亞的馬林迪)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友好訪問。

鄭和第一次航行,有船隻62艘,水手、船師、衛兵、工匠、醫生、翻譯共2.7萬多人。最大的船長44丈,寬18丈,可以容納一千多人,是當時航行海上最大的船隻。船上有航海圖、羅盤針,具有當時世界上先進的航海設備和技術。

鄭和的船隊滿載中國瓷器、茶葉、鐵器、農具、絲綢、紵絲、金銀等各類商品,用以換回亞非各國特產,如象牙、香料、寶石等海外奇珍異寶,因此人們把這些船稱為「寶船」。

鄭和遠航亞非各國,在政治、經濟和科學文化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鄭和下西洋後,亞洲許多國家都先後派遣使節與明朝貿易。1423年(永樂二十一年),古裡等十六國使臣和商人到南京,一次就達1200多人,浡泥(印度尼西亞加裡曼丹)和滿剌加兩國的國王與王后也都來到南京,明成祖還設筵招待。當時蘇祿使團由東、西、峒三王率領340餘人來華訪問,受到隆重的國賓待遇。東非的麻林王哇來頓本親自率眾訪問中國,不幸到福州就病死了。木骨都束和卜剌哇也曾多次派遣使節來中國進行友好訪問。

鄭和的七次遠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他到達非洲赤道以南東海岸的地方,比意大利人哥倫布和葡萄牙人達·伽馬發現新航路要早半個世紀以上。

鄭和下西洋發展了外交關係,中原與周圍民族的關係也很融洽,促進了各民族間的經濟和文化交流,政令也達到了外興安嶺內外、天山南北和西藏地區。

其四,在經濟上,成祖繼續實行太祖時期的經濟政策。此外,為了將南方的糧食安全運送到北京,成祖擴建了忽必烈時開鑿的大運河副線,也就是山東西部的濟寧段運河。從1430年起,每年通過運河北運的糧食達300萬石以上。而南北間的商業也隨著京師和大運河的發展而繁榮起來。

其五,在文化上,成祖在繼承太祖時的政策外,還提倡和獎掖文學藝術。1407年,囊括了前代關於政治、歷史、倫理、地理等方面所有重要著作的《永樂大典》成書,自此之後的200年中,各種書籍和文章大量刊行,學術上出現了新的繁榮期。

在明成祖的治理下,明朝進入了全盛時期,出現了「永樂之治」。經濟、文化趨向繁榮,中華文明進一步遠播海外。

這一時期,棉紡織業、制瓷業、礦冶業和造船業等的發展十分迅速。1419年(永樂十七年),明政府共徵收棉布1206887匹。由此可見全國總產量之多。永樂、宣德年間是明代制瓷業的鼎盛時期。江西景德鎮仍是全國制瓷業中心。這裡人口約十萬,洪武年間有官窯20座,宣德時發展到58座。景德鎮瓷器不僅產量高,而且質量好,在制瓷工藝方面取得許多新的成就。

在礦冶業方面,洪武年間,全國官營鐵礦只有13所。但民營礦冶卻在逐步發展。從1403年(永樂元年)到1434年(宣德九年)的30年中,產量從近120萬斤增至830多萬斤,上升七倍。此外,明初的造船業也居世界前列。南京城北龍江(亦叫龍灣)和太倉劉家港是當時造船業基地。鄭和下西洋所用的船,多半是龍江製造的。其它各地的造船業也都很發達。各地造船種類很多,有遮洋造、備倭造、戰船、淺船、風快船、黃船,等等。其中海運稅糧的遮洋造最大,可裝載糧食四五百石。

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也促進了明初商業和城市經濟的繁榮,出現了許多商埠,比如濟寧、淮安、揚州等。而南京的人口達到了近20萬。

對成祖的評價

《明史》對成祖的評價是:「文皇少長習兵,據幽燕形勝之地,乘建文孱弱,長驅內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後,躬行節儉,水旱朝告夕振,無有壅蔽。知人善任,表裡洞達,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際,倒行逆施,慚德亦曷可掩哉。」應該說還是中肯的。

TOP

明朝中期的衰敗

1424年,明成祖在第七次出塞親征時,因病去世,終年六十五歲。仁宗和宣宗先後即位。他們遵循成祖舊制,尚能維持明朝表面的繁榮。特別在宣宗時期,任用賢臣楊士奇、楊榮和楊溥輔政,使人民安居樂業,國家昌盛。但是自成祖開始的宦官專權,吏治敗壞,使明朝從1436年明英宗即位開始走向了衰落,不僅農民起義頻發,而且對外防衛也危機四伏。

* 宦官專權和吏治敗壞的惡果

明太祖時期,嚴禁內臣干政。靖難之役,宦官多有軍功。朱棣認為家奴可靠,稱帝后,不僅對宦官委以出使、專征、監軍、分鎮等軍政大權,而且還設立東廠特務機構,由親信太監掌管。東廠和錦衣衛一樣,只對皇帝負責,不必經司法機關批准,可隨意監督、緝拿臣民,開了宦官干政之端。但在英宗之前,皇帝都親自視政,宦官還不敢擅權。但英宗之後,因為皇帝多昏庸無能,宦官便乘機弄權,開始插手內閣、司法等事務。

到了成化年間,明朝又設立了西廠,後又設立內行廠,比東、西廠尤為酷烈。正德以前,廠、衛分立,更迭用事。正德時,廠、衛合勢,特務佈滿全國各地,連居於窮鄉僻壤的人民也受其害。可以說,明代宦官專權的現象在中國歷史上相當突出,為後世的專制體制再一次提供了強化專制的範例。

宦官在政治上弄權的同時,在經濟上也貪污受賄,搜括民財,巧取豪奪,勒索了大量財富,百姓苦不堪言。

另一方面,朝廷官員中的朋黨之爭,自宣宗以來更加激烈。吏治已漸趨腐敗。

宦官專權和吏治敗壞使明朝開始走向衰敗。

關於「土木之變」的預言和英宗到世宗的統治時期

1435年,宣宗死。次年,9歲的英宗(朱祁鎮)登基,年號正統,太皇太后輔政,並委政於內閣,令大學士楊士奇等對題奏本章擬出處理意見,交皇帝裁定。這開創了明朝的「票擬」制度。但是,明閣臣中只有位高望重的首輔(又叫首揆)才有票擬權,次輔、群輔只能參論而已。於是,為了謀當有權勢的閣臣,特別是首輔,朝臣間展開明爭暗鬥。

預言《推背圖》和《燒餅歌》都對英宗時期發生的事件作了準確的預測。

在《推背圖》第三十象的圖中畫著一隻老虎在亂石崗上,虎為獸中之王,暗指英宗時掌權的宦官王振,而石指宦官石亨。英宗在王振的引導下整日享樂,導致英宗被蒙古也先俘虜;後英宗被放回,石亨又幫助英宗復位。這幅畫隱喻了英宗被俘和復辟之事。

讖文是「半圭半林,合則生變。石則有靈,生榮死賤。」「半圭半林」合起來指土木,暗指在土木堡事變。「合則生變"指英宗在土木堡被蒙古也先俘虜。「石則有靈,生榮死賤」指英宗被俘後,景帝即位,但後來英宗被放回來,石亨發動宮廷政變,使英宗復辟。但石亨因為以功自傲,終被處以極刑。

而明朝的《燒餅歌》預言道:「北方胡虜殘生命,御駕親徵得太平,失算功臣不敢諫,舊靈遮掩主驚魂。國壓瑞雲七載長,胡人不敢害賢良,相送金龍復故舊,靈明日月振邊疆。」 「天下饑寒有怪異,棟樑龍德乘嬰兒,禁宮闊大任橫走,長大金龍太平時,老揀金精尤壯旺,相傳昆玉繼龍堂。」這段話預言了英宗被俘和復辟之事。

歷史的真實又是怎樣的呢?

1439年(正統四年),蒙古殘餘勢力首領脫歡死,子也先嗣太師位,自稱淮王。他北服乞兒吉思,西征中亞細亞諸國;西南取哈密,控制西域要道,與沙州、罕東、赤斤蒙古三衛聯姻,設置「甘肅行省」,羈以官爵,破明朝西北屏蔽;東攻兀良哈三衛,席捲女真諸部,進逼朝鮮,數擾明遼東、薊州、宣府、大同各邊鎮,勢力開始強盛。也先夢「求大元一統天下」,力圖向中原擴張。

1448年(正統十三年),也先分兵四路進攻明朝。1449年七月,也先自率一路攻打大同。當時朝中宦官王振專權,他挾英宗倉猝親征。八月初,英宗帶50萬大軍剛到大同,王振各路軍接連失敗,就急忙決定退兵,回師至土木堡(河北懷來縣境內),被也先追上,明軍死傷過半,英宗被俘。史稱「土木之變」。

明軍戰敗的消息傳到北京,舉朝大震,百官張皇失措,有人甚至主張遷都南逃。這時主張抗擊的大臣于謙挺身而出,被皇太后任為兵部尚書,負責保衛北京。于謙提出了"社稷為重,君為輕"的口號,於九月輔佐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繼位,是為景帝,年號景泰。這使也先企圖以英宗作為要挾工具的陰謀不能得逞。十月,也先逼近京師,于謙率軍民抵抗,大敗瓦剌軍,擊斃萬餘,俘將領幾十人,奪回被掠的大批百姓和牲畜。

第二年春、夏,也先又對明朝接連進攻,但均遭失敗。這時,瓦剌內部脫脫不花汗等不滿也先的攻掠政策,主張與明廷議和,放回英宗。八月,英宗被釋返京,居皇城南宮,稱太上皇。

也先進攻明朝失敗後,勢力漸衰。1454年(景泰五年),瓦剌內訌。第二年,也先被殺,蒙古各部陷入分裂狀態。明朝北部邊境的威脅暫時得以緩解。

1457年正月,在宦官石亨等的幫助下,英宗乘景帝病重,重新登極。史稱「南宮復辟」。英宗復位後,于謙遭到殺害。英宗從新做了皇帝後,並無善政。

1464年,英宗死,兒子憲宗即位,年號成化。憲宗在位期間,寵信宦官汪直。憲宗死後,孝宗即位,政治還算清明。孝宗死,武宗朱厚照即位,年號為正德。這幾個皇帝常常深居內宮,不理朝政,很少與大臣商議國事。而朝政基本由宦官操縱,為宦官擅權、廠衛橫行提供了條件,先後出現了宦官頭目王振、汪直、劉瑾專政的現象,形成了天下人「但知畏汪直而不知畏陛下」的怪事。這樣政治日趨腐敗,並導致土地兼併嚴重,使農民的生活開始惡化。

武宗無子,死後由堂弟朱厚熜繼位,是為世宗,年號嘉靖。世宗上台後,想尊生父興獻王(朱佑杭)為帝。首輔楊廷和等認為,繼統同時要繼嗣,應尊孝宗(朱祐樘)為皇考,生父只能為皇叔考。中下級官吏張璁、桂萼、方獻夫等為了個人仕途,迎合世宗心意,上疏論應尊興獻王為帝。這就是「大禮議」之爭。鬥爭結果,楊廷和罷官,同派官吏180餘人受杖責,134人下獄。張璁當了首輔,恃寵跋扈,頤指百僚。不久,夏言入閣,並為首輔。以後,嚴嵩攻倒夏言,入為首輔。嚴嵩操政柄,「遍引私人居要地」。兒子嚴世蕃任工部左侍郎,因善於揣測皇帝心思,就代嚴嵩票擬,京師因此有「大丞相、小丞相」之謠。

嘉靖末年,嚴嵩失寵,御史鄒應龍、林潤相繼彈劾世蕃,世蕃被殺,嚴嵩也被革職。徐階繼任首輔。

世宗在位期間,雖然沒有了宦官專權,但由於世宗醉心於學道成仙,同樣不理朝政,出現了嚴嵩長達二十年的擅權時期。吏治同樣腐敗。而且此時倭寇大起,沿海七省,無一不遭受倭寇的侵擾。但這一時期,卻出了一位留名青史的清官海瑞和抗倭英雄戚繼光。

一代清官--海瑞

海瑞(公元1514年∼1587年),字汝賢,一字國開,別號剛峰,世稱剛峰先生,廣東瓊山(今屬海南)人,回族。海瑞四歲而孤,家境清寒。母謝氏矢志勵節,教訓惟嚴。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中舉,三十七年開始步入仕途。

海瑞一生剛直不阿,執法如山。他體察民情,革除弊政,積極反對貪污和奢侈;禁饋贈,懲貪官,秉公執法,鐵面無私,審理積抑,昭雪了許多冤獄。

公元1566年,海瑞在京城做官時,曾批評嘉靖皇帝沉迷道教,不理朝政。嘉靖皇帝大怒,命人去抓捕海瑞,處以斬刑。可是海瑞毫無畏懼,並已經準備好了棺材等皇帝賜死。正在此緊要關頭,宰相徐階再三為海瑞求情, 海瑞才免一死。

海瑞到南京做官不久,徐階被免官回家養老。一天,海瑞收到許多百姓的狀紙,狀告徐階的兒子。原來徐階的兒子是當地有名的惡霸,強佔了老百姓很多土地,老百姓恨透了他。

海瑞查明情況後,受到很大的震動。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一向敬重的恩人,竟會支持兒子為非做歹,不禁左思右想,思想鬥爭十分激烈:嚴肅處理吧,難為了恩人;放任不管吧,違背了國法。他想來想去,還是覺得不能以私恩廢了國法,決心依法辦事。他毅然親自來到徐階家中,說服徐階正確對待這件事。

徐階見海瑞竟然來查辦自己的兒子,臉上頓時變了色,心裡非常氣憤。但他自知禮虧,只得忍氣說:「我兒子做的事,我一點也不知道,看在過去救過你的面子上,這回就饒了他吧!」

海瑞見徐階這樣講,便嚴肅地說:「老相爺當年救過我的命,為的是要我為官公正,多給國家和百姓辦好事;現在,我秉公執法,也正是報答老相爺的救命之恩啊!」

對於海瑞的話,徐階不僅聽不進去,反而大動肝火。但海瑞毫不退讓,最後終於秉公治了徐階兒子的罪,並勒令退回霸佔的良田。

海瑞不僅為官清廉,生活也十分儉樸,清苦之行舉朝第一。萬曆十五年(公元1587年)十月,七十四歲的海瑞以老病之身卒於官捨後,死後僅餘葛幃舊衣,賴同僚捐治葬具才得葬殮。同鄉蘇民懷檢點其遺物,只有竹籠一隻,內有俸金八兩,舊衣數件而已。故海瑞深得百姓擁戴,發喪之日,市民送者夾岸,酹酒而哭者百里不絕,被百姓呼為「海青天」。時人王世貞以九字評:「不怕死,不愛錢,不立黨。」(明.周暉《金陵瑣事》卷一)

明代蘇州人朱良曾作歌頌海瑞的詩:「披鱗直奪比干心,苦節還同孤竹清。龍隱海天雲萬里,鶴歸華表月三更。蕭條棺外無餘物,冷落靈前有草根。說與旁人渾不信,山人親見類如傾。」(清·趙吉士:《寄園寄所寄》卷二引《座右編》)。這首詩與一般頌詩不同,由於朱良親眼目睹海瑞如此簡樸的行囊,以及士大夫湊錢為海瑞買棺的情景,感慨萬分,惟恐後世人不相信有這等事,特地寫下這首吊海瑞詩,以期與山河作證,讓海瑞的兩袖清風,長留人間。事實上,海瑞生前儉樸到一般人難以置信的地步。他的私章用泥巴刻成,夏天睡在一張破席上,蓋著夫人的舊裙……

海瑞成為後世為官者的榜樣。

抗倭英雄戚繼光

元末明初,日本處在南北朝分裂時期,一些封建主、沒落武士、浪人和走私商人,經常在中國沿海進行武裝掠奪和騷擾,歷史上稱為倭寇。明初,由於國家強盛,重視海防設置,因此倭寇未能釀成大患。正統以後,隨著政治的腐敗,海防鬆弛,倭寇盛行。如1439年(正統四年),倭寇侵擾浙江台州的桃渚村,屠戮人民,燒燬房屋,「積骸如陵,流血成川」。

到了嘉靖時期,東南沿海一帶的官僚、豪富地主與倭寇勾結,為患一方。此時,出了一位抗倭英雄戚繼光。

戚繼光,山東牟平人,曾用「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來表達自己決心消除倭寇的志向。為了消滅倭寇,他特地招募浙江義烏的礦夫和農民組成「戚家軍」。這支隊伍經過嚴格訓練,勇敢善戰,紀律嚴明,是抗倭鬥爭中的主力。

1561年,倭寇幾千人焚掠浙江台州一帶,在廣大人民群眾的配合和支持下,戚繼光率領精銳軍隊取得決定性勝利,掃除了浙東的倭寇。隨後,在福建的倭寇重新猖狂起來。戚繼光又奉命率戚家軍入閩剿倭,連戰皆捷。不久,戚繼光和抗倭名將俞大猷一起,再次平定了在福建的倭寇。

戚繼光成為後世人們敬仰的一位英雄。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