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中國古代的火器

中國古代的火器

1、使用三眼铳的明軍士兵


如果瀏覽這些神奇的裝備,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在軍事史上曾經創造過燦爛的火器文明。中國古代的對火器的研究相當出色,除了導彈造不出來以外,無論是毒氣彈還是左輪槍都能發明出來,要說缺點呢,主要是制式不統一,沒有實現工業化的生產和發展罷了。可惜,這些火器由於歷史久遠,當時的軍事部門又過於注重其神秘性,除了突火槍等少數幾種以外,很少有人能一睹其真面目,以至默默無聞,實在是一件遺憾的事情。

那麼,就讓我們依次來瀏覽一下這些神秘的兵器吧。

2、原始的火焰噴射器 – 猛火油櫃


猛火油,即石油,在沉括的《夢溪筆談》中,曾經記述過中國西北地區開發使用石油的先例。北周年間(578-579)中國即開始利用石油的燃燒性能作為武器使用,宋代,更產生了火藥和石油相結合的噴射燃燒兵器 – 猛火油櫃。

猛火油櫃,由下方裝有石油的油櫃與上方類似大型注射器的噴管組成,使用時向後拉動噴管尾部的拉拴,使石油被吸入噴管,在噴管口放置少量火藥點燃,向前推動噴管的拉拴,使管中石油向前噴出,並在出口處被點燃。宋軍用它防守城

池,來焚燒敵軍的攻城器械。但這種武器也有缺點,容易出事故不說,石油的貯存,笨重的箱體難以機動都是問題。

金庸先生寫《鹿鼎記》,其中有韋爵爺用“白龍水炮”攻擊雅克薩城,倒是和猛火油櫃異曲同工。

3、多管火箭炮:一窩蜂


這是古代的喀秋莎火箭炮,一具發射器中帶有多發火箭彈。這種武器曾經在軍事博物館有展出。

明代《武備志》對一窩蜂有較詳細地介紹,當時的規格有多種,從3連發的神機箭,到100連發的百虎齊奔,都屬於這個范疇。射程300米,連發火箭彌補了普通火箭彈道不穩定的弱點。

4、大規模使用一窩蜂的明軍防御陣地


5、對人殺傷地雷


6、地雷構造


7、非觸發水雷:水底龍王炮

這個水中的高科技武器看來也是中國的發明,名水底龍王炮,用火藥包外邊包覆牛郛防水,以羊腸通引火線,用羽毛做成浮標保證引火線的不進水。宋應星《天工開物》有所介紹,但說明在朝鮮戰爭中,本來應該有很好使用效果的,因為設

計過於精巧,使用效率並不高。

8、單兵手榴彈:震天雷


古代的手榴彈,名為震天雷,內有稱為“火老鼠”的鉤型鐵片若干,用於加強殺傷力,這和美軍手榴彈內放鋼珠一個原理,這種不符合“武道”的殘忍家伙,大概當時也被當作恐怖主義分子的武器吧。

9、毒氣彈:霹雳炮毒火球


應該是最早的化學武器了,這個出現的比明朝早多了,采石之戰的時候是宋軍重要武器,內部除了火藥外,還有巴豆,狼毒,石灰,瀝青,砒霜等物,爆炸時產生毒煙,中者口鼻流血,不亞於沙林氏毒氣阿。

10、宋代“西川唐家”獻給朝廷的毒火球,誰要以為西川唐家只是一個傳說,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11、殺傷燃燒彈 : 萬人敵


大型爆炸燃燒武器,重40公斤,外皮為泥制,重量40公斤,產生於明末,用於守城,為了安全搬運一般帶有木框箱,可以算是早期的燒夷彈。

李自成攻開封的時候,曾經通過地道突入曹門心字樓下方,守軍即采用投擲萬人敵的辦法消滅了突入的部隊。

12、淪為禮炮的三眼铳


三眼铳,是明軍重要的單兵火藥武器,原因是它可以連續釋放,構成密集火力,有利於壓制行動迅速的騎兵。可能對歷史熟悉的朋友能夠想到,崇祯在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時候出宮而走,手中提的兵器就是三眼铳。

但是三眼铳的缺點也很致命,由於構造的問題,瞄准很不容易,近代還有用三眼铳充當狩獵武器的,但山東獵人的評價是“三眼铳打兔子,沒Diao准”,更多的時候,三眼铳成了稀釋和出殡時後的禮炮。

13、多級火箭:火龍出水



明代《武備志》記載的多級火箭(就是楊利偉上天的長城火箭的祖宗),用紙糊筒外綁第一級火箭,龍口內有第二級火箭,射出後加大射程擊中敵方船艦,用於水上攻擊,射程可以達到1.5公裡。但是因為制造復雜,這個距離上瞄准困難,基本沒有實用。

我想用起來也很麻煩,就刻那個龍頭,要費多少功夫麼。

14、古式後膛榴彈炮 :佛朗機



明代正德年間利用歐洲技術制造的大型後裝火炮,使用帶炮彈殼的開花炮彈!

1537年裝備達到3800門,帶有准星和照門。有效射程500米,45度仰角發射的時候射程1公裡。大型者炮身250厘米,中型者156厘米,小型者93厘米,子炮(炮彈)從後方裝入,發射間隔短,發射散彈時一發炮彈帶有500發子彈,可以封鎖60米寬的正面,威力驚人。

因為後膛裝彈對鑄造技術要求較高,清代漸漸淘汰,讓位於比較簡單的前裝武器

15、單發步槍 :火铳


明代制式的早期輕型火器,鑄造精良,設計精巧,和元朝的火铳比較,所需火藥大大減少。明代作為標准武器,曾生產達九萬余,1449年的北京保衛戰廣泛使用。長43。5厘米,口井3厘米,2人一組發射,一人負責支架和瞄准,一人負責點火射擊,射程180米。

相當於今天的步槍吧,最早的制式。這個東西,戚繼光時代被鳥槍取代。

16、遠程重炮 : 紅夷大炮


號稱將軍炮,明末引進西方技術制造,帶有炮耳和瞄准具,可以調節射程,炮身壽命長,大型者重1.6噸,射程可以達到1.9公裡!應該是這一類武器的極限了。

17、鑄造時通過增加箍來防止炸膛的明代大將軍炮

1626年袁崇煥使用這種火炮打敗後金,取得了寧遠之戰的勝利,努爾哈赤也被擊傷,後返回因傷勢加重逝世。清朝一直得不到這種武器,直到崇祯殺了袁崇煥,邊軍軍心渙散,才有人帶炮投敵。

18、半自動步槍:十眼铳


明代試驗性連發武器,10節銅質炮身,口徑10厘米,每節一發,可以十次發射,因為射程短,不安全,被後來的拐子铳代替

19、連發手槍:拐子铳



帶有曲柄的連發火繩槍,長37.5厘米,使用類似佛朗機的裝填方式,可以連續三發,射程150米,明朝稱為“萬勝佛朗機”,在抗日援朝中使用比較多。個人認為有點兒自動手槍的味道。

20、多管轉膛炮:迅雷铳



單兵多管火器,明代趙士珍發明,參考了土耳其的類似火器,最大的可以達到18管,使用火繩或者燧石擊發,加上外罩後狀如琵琶。發射完畢後可以作為冷兵器使用

使用迅雷铳的明朝士兵,長187厘米,重2.5公斤,易於攜帶使用,明軍經常列隊跪射,火力沒有間斷。在朝鮮,日本的火槍隊是無法正面對抗這樣的明軍的。

21、大口徑左輪槍:五雷神機



這真是世界最早的左輪槍了,戚繼光在北方戰線防衛蒙古軍隊的發明,有三眼,五眼,七眼各種規格,一般使用時二人一組射擊,一人支架,轉動槍管,一人瞄准射擊。射程180米。

看到這玩意兒真不知道咱們祖宗還能搞出什麼怪東西了。

22、最早的迫擊炮:虎蹲炮



戚繼光軍中最常用的火器,這種輕便的火炮跑管薄,射程不遠,適用於山地作戰,機動靈活,由於前裝,可以大仰角發射和大量裝備下層部隊而與今天的迫擊炮有異曲同工的用處。

在網絡流行的幻想小說《曲線救國》中,主人公李富貴曾經發明迫擊炮,其實,大概就是和虎蹲炮差不多的東西吧。

23、新式步槍:鳥槍



其實並非打鳥之用,而是表示即便輕捷如鳥也難以逃脫,已經接近現代步槍,是和倭寇交戰中繳獲倭寇火槍,隨後改進仿制的,戚繼光的步兵,已經40%裝備了這種槍。但是到了清朝,清軍對火器帶有某種抵觸情緒,到鴉片戰爭,使用鳥槍的中國軍隊,反而降到了20%。也有一說,稱之為“鳥槍”並不是因為用來打鳥或連飛鳥也無法逃脫,而是因為其槍機銜著火繩落下點燃發火池中的火藥的動作猶如小鳥啄食

射程150米,雨天不能使用。

24、戰防炮:抬槍



大家相信麼?這個居然是明朝的東西。這是大型鳥槍,明代《天工開物》最早記載其圖片,帶有三角支架和旋轉裝置,長3米,重12公斤,有效射程200米,外號“九頭鳥”,威力強勁,即便當時的戰車也無法抵擋。

可惜發展比較慢,直到清朝末年,湘軍中裝備抬槍,不過25%而已。

25、帶助推火箭的滑翔炸彈 : 神火飛鴉



補充一個怪物,神火飛鴉,類似解放戰爭中攻擊黃維兵團的“飛雷”根據其氣動布局,感覺不是很適合飛行,估計不會在實戰中有多少用處。

中國火器中比較為人所熟悉的如火槍,突火槍,元代盞口铳等,在這裡就不介紹了。看著這些奇妙的武器,我想誰在那個時代和中國軍隊交手,多少有點兒頭疼吧


[ 本帖最後由 leofong 於 2009-4-5 03:32 編輯 ]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