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 帖子
- 3162
- 精華
- 9
- 積分
- 9522
- 閱讀權限
- 200
- 註冊時間
- 2008-1-13
- 最後登錄
- 2025-3-10
|
1#
大 中
小 發表於 2008-12-14 03:28 顯示全部帖子
『木牛流馬』是否諸葛亮發明的?(圖)
傳說當年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早已失傳,後人雖絞盡腦汁複制;無功而棄的結果,更令這一發明類似神話一般。
『雞公車』又名『叽咕車』,交通運輸工具。據說是諸葛亮所創的“木牛流馬”。結構簡單形似雞頭,一般長 4 尺前裝木制單輪,輪緣裹以鐵皮或硬質橡膠圈。
輪上部裝有凸形護輪闆可坐人載物,車身後部有支架便于停放。有燕尾形手柄,車夫以兩手持之前推。分寬架、窄架兩種。寬架載重量可達 500kg,窄架能載 200kg 左右,輕便靈活制作簡便。
廣元市區内有 150km 的古棧道,是三國蜀相「諸葛亮」出師伐的必經主道。諸葛亮爲解決在這“天梯石棧”道上人背畜馱的運輸困難,研究制造了“木牛流馬”以代運饷。
清代《昭化縣志》載:【木馬山俗名大高山,在崐昭化八十裏…孔明造木牛流馬處】。這說明,今廣元市中區三堆境内大高山,是諸葛亮北伐制造木牛流馬的場地之一。
《三國志》:【九年(231),亮複出伊山,以木牛運…。十二年(234),亮悉大衆由斜谷出,以流馬運…。】說明,木牛流馬确實是諸葛高伐魏時,爲适應棧道所制造和使用的運輸工具;這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創造,因而廣元人民傳頌至今,也是理所當然。
究竟,木牛流馬是什麽樣的運輸工具?它和現在所使用的雞公車有什麽關系?這是時有議論的話題,也是我國機械工程發明史上,至今仍是一個有益的問題。
《宋史》楊允恭傳:【允恭因建議曰…莫若用諸葛木牛之制,以小車發卒,分鋪運之,每一車四人挽之,旁設兵衛,另戈地其上,寇至,則聚四于中,合士卒之力禦寇于外。】
宋《事務紀原》小車一節說:【蜀相諸葛亮之出征,始造木牛流馬以運饷,蓋巴蜀道阻,便于登陟故耳。木牛即今小車之有前轅者,流馬即今獨推者是】。
宋《陳後山集》載:【蜀中有小車,獨推,載八石,前如牛頭。又有大車,用四人推,載十石,蓋木牛流馬出】。
稗清《河工器具圖說》土車一則:【土四,獨輪,料、土兼載。《稗編》蜀相諸葛亮出征,始造木牛流馬以運饷。木牛,即今車之有前轅者,流馬,即今獨推者是】。
根據上述史學、學者的著作,可以斷定:所謂木牛流馬,就是今日的雙輪架車和獨輪小車,廣元人民乃至四川農村都将獨輪小車叫雞公車。
這種獨輪小車,經過一千七百多年一直在廣元山區沿用下來。據 1959 年,廣元縣農具改革辦公室統計,全縣的雞公車近兩千部。
車的構造和使用方法,同崐 1958 年文物出版社影印出版的 ─ [宋代]張擇端所畫《清明上河圖》上的獨輪小車相似,都是一人在後面推,或加一人在前面拉,也有在前面用一頭驢拉的。
但現今雞公車,在結構上已改進成雙輪、或三輪、四輪的,輪子有鐵木結構的膠輪,或鋼料結構的膠輪,由人力、畜力發展成機械動力推拉。
要說由生活起着重要作用,是現代科學成果,還必須說,古代比人力背挑大過好幾倍,而且靈便得多的木牛流馬,更是一種了不起的發明創造。
非亮自創也
《快史拾遺》蒲元傳有:【蒲元造木牛流馬,今人皆謂武侯所創】。按蒲元别傳,元牒杜佑《通典》說:【亮集督軍廖立、杜睿、胡忠等,推意作木牛流馬。據此,則蒲元諸人實創之,非亮自創也】。
廣元大高是其制造點之一,山腳下便是著名魯班峽棧道(遺迹尚存)。這可以作木牛流馬的試用場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