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3月,德國《物理年鑑》發表《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試探性觀點》(Über einen die Erzeugung und Verwandlung des Lichtes betreffenden heuristischen Gesichtspunkt),認為光是由分離的粒子所組成。愛因斯坦解釋光也是由小的能量粒子(光量子)組成的,並且量子可以像單個的粒子那樣運動。「光量子」理論把1900年普朗克創立的量子論大大推進一步,揭示了微觀世界的基本特徵:波動—粒子二元性。
1905年5月11日,德國《物理年鑑》發表一篇用布朗運動解釋微小顆粒隨機遊走的現象的論文《熱的分子運動論所要求的靜液體中懸浮粒子的運動》(Die von der molekularkinetischen Theorie der Wärme geforderte Bewegung von in ruhenden Flüssigkeiten suspendierten Teilchen)。這篇論文是對布朗運動這種平移擴散的開創性研究。
1905年6月30日,德國《物理年鑑》發表《論動體的電動力學》(Elektrodynamik bewegter Körper)一文。首次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基本原理,論文中提出了兩個基本公理:「光速不變」,以及「相對性原理」。
1905年9月27日,德國《物理年鑒》刊出《物體的慣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關嗎?》(Ist die Trägheit eines Körpers von seinem Energieinhalt abhängig?),認為「物體的質量可以度量其能量」,隨後導出了E = mc²的公式。
在回答美國紐約猶太人會堂(International Synagogue)的Rabbi Herbert Goldstein時,他說道:「我相信斯賓諾莎的神,一個通過存在事物的和諧有序體現自己的神,而不是一個關心人類命運和行為的神。」當受到Martin Buber關於宗教信仰攻擊之後,他聲明:「我們物理學家所努力的僅僅是跟隨他畫他的線。」作為愛因斯坦宗教信仰的總結,他曾說道:「有一個無限的高級智慧通過我們脆弱無力的思維可以感受的細節來顯示他自己,對此謙卑的讚美構成了我的宗教信仰。」在信件中,愛因斯坦寫道:
愛因斯坦還聯同史懷哲和伯特蘭·羅素為禁止核試驗和核武器鬥爭。在他去世的前幾天,他簽署了《羅素—愛因斯坦宣言》(Russell-Einstein Manifesto),這一聲明促使帕格沃什科學和世界事務會議(Pugwash Conferences on Science and World Affairs)召開。他在給羅素的信中寫道:
家庭
愛因斯坦與塞爾維亞數學家米列娃·馬利奇(Mileva Marić)有一個未婚私生女麗瑟爾·愛因斯坦Lieserl Einstein(1902—1903?),不過在1903年到1919年愛因斯坦娶了米列娃,後來米列娃為愛因斯坦生了兩個兒子漢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Hans Albert Einstein)與愛德華·愛因斯坦(Eduard Einstein)。愛因斯坦的第二任妻子愛爾莎·愛因斯坦是他的堂姐和表姐,他們的母親是親姐妹,他們的曾祖父都是魯普特·愛因斯坦(Ruppert Einstein)。這個婚姻從1919年到1936年愛爾莎逝世。愛因斯坦的二兒子愛德華・愛因斯坦受米列娃家庭遺傳的影響患精神分裂,一生未娶。大兒子漢斯・阿爾伯特是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的水利工程教授,他有三個孩子,大兒子伯恩哈德·凱撒·愛因斯坦(Bernhard Caesar Einstein)是一名物理學家,二兒子Klaus Martin (1932–1938),以及養女Evelyn。伯恩哈德·凱撒·愛因斯坦有五個孩子,其中最小的孩子Thomas Martin Einstein成為了一名醫生。保羅·愛因斯坦是小提琴家[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