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寧波之亂
[打印本頁]
作者:
eskyed
時間:
2010-2-16 23:19
標題:
寧波之亂
寧波之亂
發生於
1523年
(
明朝
是
嘉靖
2年、日本是
室町時代
的
大永
3年)。事件是兩幫日本人在浙江
寧波
爆發了爭貢事件,也叫作明州之亂、宗設之亂,因此開始了後期倭寇的時代。
日本的室町幕府與中國明朝間進行的官方「
日明貿易
」(又稱勘合貿易),開始於幕府第三代將軍
足利義滿
(約在明建文帝時),由於明朝實行
海禁
政策防範海盜,貿易上為了區別被冊封為「日本國王」的幕府將軍(
足利將軍家
)官方貿易船與
倭寇
,所以發行了
勘合符
以示區分,這是國對國
朝貢
貿易的型態,限制十年一朝。貿易上,日方的參與人員是幕府的使節與隨行的
博多
或
堺
有力日本商人,但這期間仍然有走私貿易。
後來因為足利將軍家的家督之爭導致了
1467年
應仁之亂
(日本戰國時代開始),幕府對外的貿易權不再統一,幕府在堺港的貿易據點本來是
山口
的
細川家
所掌控,但後來漸漸的被應仁之亂中因兵事崛起的博多新興勢力
大內家
所凌駕,大內家還常常自行派出獨立的使節團進行貿易,此後大內與細川常為勘合符產生對立事件。
明武宗
(正德帝)即位後,大內家遣明船(勘合船)船隊更獨佔了正德勘合符。1523年
大內義興
任命謙道宗設為正使出遣明船,而
細川高國
為了對抗,派鸞岡端佐為正使、
宋素卿
(朱縞)為副使,持已經失效的弘治勘合符(前任皇帝的)出遣明船(路線上經由南海再到明朝)。
當時明朝規劃的對日朝貢貿易點是在
浙江
的
寧波
,當時先入港的是大內家的船隊,然而對大內家相當不利的,是細川家船隊的副使宋素卿事先已經賄絡好市舶司主管太監賴恩,結果比較慢來的細川船隊反而可以先行入港檢查(後來的就會變成非法)。大內家船隊的人員一氣之下(他們拿的是正牌該任皇帝的勘合符)就襲擊了細川的船隊,還放火燒了細川的船,明朝的港口官員在謙道宗設指示大內家的人員支援下,殺死了細川家的鸞岡端佐,此外宋素卿在逃往紹興城的路途中有明朝的追兵被殺害,因此變成嚴重的事件。
最後演變成了嚴重的外交事件,宋素卿被投入監,死於獄中;明朝政府也在1529年廢除了寧波
市舶司
大監。
1536年
(日本天文5年)
大內義隆
重啟貿易,
1551年
(天文20年)在義隆的家臣:
陶晴賢
謀反成功後,日明貿易轉到寧波近海的
雙嶼
或是
船山諸島
私下貿易、走私貿易,也因此開展了後期倭寇的時代。
歡迎光臨 桑拿街論壇 (http://sauna-88.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