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孟母三遷】
[打印本頁]
作者:
zoomam
時間:
2019-11-1 03:47
標題:
【孟母三遷】
看來孟母仉氏仍為魯國大夫黨氏的女兒,也真的有內涵。
「孟母三遷」這個成語,於傳統兒童啟蒙教材《三字經》有載:「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故事最早出現於漢代劉向《烈女傳·鄒孟軻母》。故事講述孟子的母親,為了使孟子擁有一個好的教育環境,煞費苦心,曾兩遷三地,告訴大家擁有良好社會環境,對人的成長及品格養成至關重要。現今,「孟母三遷」也指父母用心良苦,竭盡全力培養孩子。
《劉向古列女傳》中的鄒孟軻母
故事講及孟軻自幼喪父,全靠母親倪氏日以繼夜做紡織養家,倪氏希望兒子讀書上進,早日成才,所以搬三次家。雖然亦有指孟母三遷的「三」其實指「多次」,但動機都是一樣-基於居住環境,擔心影響兒子成長而決定搬遷。
孟母搬了家後,遇上了至少兩次不太理想的學習環境:首先在墓地附近,擔心孟軻「學為喪葬」;搬到街市附近,孟軻接觸肉店、商人等,認為會「學為買賣屠殺之事」;最終搬到到學堂旁,那學堂老師每天帶領學生唸書,調皮的孟軻跟著搖頭晃腦唸起來,孟母認為,他可以在此學習會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於是索性送孟軻上學。
《文選樓叢書》《新刊古列女傳》中的孟母三遷故事
孟軻之後並不一開始就好好讀書。《三字經》中還有「子不學,斷機杼」這個「孟母三遷」的後傳:孟子最初對學習很有興趣,時間一長就厭煩,經常逃學。孟母傷透心,狠狠教訓他,將紡織機上的布全部剪斷,說他不讀書就像斷布。如果荒廢學業,就不免於做下賤勞役,而且難於避免禍患。孟子有所感悟,隨後勤學不止,並拜子思的門人為師,終成天下大儒。這也是另一成語「孟母斷機」或「孟母斷織」的典故,比喻母親教誡兒子要勤學。
所謂「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大意是無論哪個年齡的父母,對孩子都總不會完全放手。孟母對兒子的教育無微不至,即使在成親之後,對於夫婦相處之道,孟母也要指點。《烈女傳·鄒孟軻母》繼續有記載孟母教子:孟妻由氏在臥室內裸袒身軀走動,孟子勃然不悅,由氏認為丈夫太過見外,就求婆婆解說。長期以來,孟子對自己的妻子總是不滿,竟有意休妻。孟母對兒子曉以大義,孟子深感自己荒誕了,於是心中芥蒂盡除,與妻子和樂相處如初。
孟軻至聖先賢半身像
漢劉向《烈女傳·鄒孟軻母》記載,孟子因為看見妻子一個人在屋裡上身衣服有些袒露就要休掉她,好在其母深明大義,制止了孟子,說:「這是你不講禮儀,不是婦人不講禮儀。《禮經》上不是這樣說嗎,將要進門時,必須先問屋內誰在裡面;將要進入廳堂的時候,必須先高聲傳揚,讓裡面的人知道;將進屋的時候,必須眼往下看。《禮經》這樣講,為的是不讓人措手不及,無所防備。如今你到妻子閑居休息的地方去,進屋沒有聲響人家不知道,因而讓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樣子。如今你無禮在先卻責怪別人,不是和聖人差得太遠了嗎?」說得孟子都有些不好意思,休妻的事自然也不提。
西漢今文經學家韓嬰《韓詩外傳》卷九云:「孟子妻獨居,踞,孟子人戶視之,白其母曰:『婦無禮,請去之。』」意思是孟子妻一個人在屋裡大腿叉開坐著,孟子以為無禮,就要休她。由此也看出,孟子的妻子是個不大拘泥於小節的人,只是遇到了一個崇尚禮教的迂腐之人就會有些麻煩。
歡迎光臨 桑拿街論壇 (http://sauna-88.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