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辛者庫奴隸最低階 女子卻有機被看中再飛上枝頭
[打印本頁]
作者:
zoomam
時間:
2018-9-11 02:21
標題:
辛者庫奴隸最低階 女子卻有機被看中再飛上枝頭
我們所了解的八旗,總會聯想皇親貴族,但有一群被忽略八旗人「 包衣」,也有「辛者庫」這一團體,最近因為有清宮劇提及,令不少人想了解更多他們的來龍去脈。
末代紫禁城宮女
「包衣」是一群八旗制度下,世代臣服於皇帝的奴僕團體,主管家務等各種差使。「包衣」的地位與奴隸的地位差別不大,後者在滿語中被稱為「阿哈」,他們大多數是漢人或居住在東北地區的人,在征服時期被俘虜後,像戰利品般分配給八旗貴族。「阿哈」在田間服勞役,「包衣」則做家事工作。在征戰時期,他們部分更要拿起武器,與主人一同作戰。在清太宗皇太極時期,他們作為單獨的作戰單位,被編入日益擴大的各旗。
影視中的辛者庫役
當「上三旗」(即鑲黃、正黃和正白旗)被皇帝掌控後,三旗中的「包衣」成為皇帝的家奴,並追隨滿洲人征戰。「包衣」被編入特殊的「包衣牛錄」中,由「管領」和「佐領」掌管。按照完整的建制,一個包衣旗由二十九個(後為三十個)牛錄組成。包衣管領(及其下屬)被派去管理皇帝后妃和成年皇子的事務。
影視中的辛者庫役
皇太后和皇后每人有三十名管領,他們輪流值班,至於皇子夫婦有一名管領,其餘管領則在皇帝和後宮出巡承德、往祭祖陵和駐蹕禦園時處理相關事務。尤其在清初,由包衣組成的護軍營,會被派去守衛紫禁城內的不同區域。
其餘一些「管領」還會統領若干勞工做日常雜役,每「管領」統領人數可達150人,這些人名為「蘇拉」。他們薪俸很少,部分更短期僱用,工期按天計算,承擔各種雜務,包括端著點心盤子和供品前往佛堂、運送祭祀器皿、樂器和傢俱、清掃殿堂、為皇帝金魚池換水等等。宮廷還根據季節僱用臨時工,如農曆正月宮廷朝會、貴族宴會、春節等,一般都需要大量人手。皇帝、皇后和皇太后的生日慶典也是如此。夏季「三伏天」也需要增加勞力除草。
影視中的辛者庫役
在內務府包衣旗民中,地位最低的是「官奴」,即「辛者庫」,專門從事大內或王公府第等地賤役苦差,比如打掃紫禁城內庭院、道路,「糊飾掃塵」、「三殿除草」、清除積雪,運送米麵糧油、擔水,運牛乳、木柴及
玉泉山水
,造辦醬醋、餅餌、茶湯及淘洗果品,司管燈火、採買雜物,承應各處祭祀,及看守陵墓、牧放牛羊駝馬,以及「各公事需用驅使」等等。一些內務府辛者庫婦人所管的雜務也有做祭品、針線活、打洗臉水等等。「辛者庫」的人當中,除了原有的辛者庫世僕,也有人會因罪而入辛者庫。
晚清紫禁城宮女
皇室后妃各宮,每宮都配有一定數額的「管領」下婦人,侍奉主子日常起居。管領下人的子女也有侍奉主子及服役的義務。管領下女子每年要與佐領下包衣女子一起作備選宮女,先給各宮主子使令,有的到了一定年齡就放出宮。入選的宮女按規定的期限在宮裡侍奉主子,期間她們能得到俸祿和食物。選出來的宮女一般都在十三到十五歲之間,做滿五年(後來改為十年)就可離開皇宮。有的則可能被皇帝看中(儘管這是受到禁止的),備列后妃(有罪不可能成為后妃),所以原在辛者庫下的世僕,也有可能「被抬旗」,嘉慶的元配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就出身於內務府包衣辛者庫。
影視中的辛者庫役
包衣社會很複雜,且等級分明。上三旗的包衣可以參加護軍和前軍。他們可以成為八旗軍官,參加科舉考試並進入官僚體系,還可在內務府擔任重要職務。由於蘇州和杭州的織造工廠受內務府管轄,所以包衣並不全在北京當差。有些包衣位高權重,富甲一方,且蓄有家奴。
歡迎光臨 桑拿街論壇 (http://sauna-88.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