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講講女真族遙遠的故事
[打印本頁]
作者:
boxs
時間:
2015-5-31 00:20
標題:
講講女真族遙遠的故事
從文獻上來看,女真族是古老的肅慎族的後裔。
在文獻中最先講到女真族的是孔子。
大約春秋時期,一群隼鳥飛到陳國宮廷的上空,一隻受了傷的隼鳥掉在宮廷院落裡,傷口還掛著一尺多長的楛矢。當時陳湣公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四處尋問。正好擔任魯國司寇的孔子周遊列國,來到陳國,陳湣公知道孔子博覽群書,精通典故,便派人去請教。孔子說:“這群隼鳥從很遠的地方飛來,鳥身上的楛矢是肅慎人造的。過去周武王滅殷,國勢強大,鞭及九夷百蠻,四方屬國都來朝貢,北方的肅慎進貢了楛矢石砮,石鏃長約一尺八寸。周武王把肅慎獻來的楛矢石砮,賜給分封陳國的女婿胡公,以表彰長女的美德。在周武王時,同族親屬分給珠寶,異姓諸侯分給遠方來貢的珍品,以示周王室的恩惠。陳國一定受賜過‘楛矢石砮’,你們可以到倉庫裡去找。”
果然不出孔子所料,在金櫃裡找到了肅慎的楛矢石砮。陳湣公這才知道很早以前,在東北就有會製造“楛矢石砮”的肅慎人。
楛,就是樺樹。楛矢,就是樺木稈的箭。
現在有的廠家生產的箭,也是樺木稈的。樺木性好挺直,不易彎曲。牙籤、筷子都用樺木來做。東北自古就盛產樺木。
石砮,就是石頭箭頭,我在吉林市博物館看見過實物,大約有上萬年的歷史。也有3000年左右的。都是青石磨制的。
許多史料記載,這種楛矢石砮,是“鳴鏑”,就是將箭頭磨出孔來,在飛翔中,由於風的作用而發出響聲。
史料記載,“鳴鏑”是匈奴首領冒頓單于發明的,是銅質的,這個東西有出土文物,史料和文物相互印證,是沒錯的。
有人說這種楛矢石砮還能沾上毒藥,中者速死。
我查閱了大量史料,靺鞨時期的所謂沾毒石砮,就是將人的糞尿煮沸,將石砮浸泡,泡的時間越長,毒性越大。雖然不能沾上就死,但引起潰爛是必然的。
唐太宗征伐高麗,黑水靺鞨發兵支援高麗,安市城之戰打得特別激烈,唐軍吃了這種石砮很大的苦頭。那時有的將領為中箭的士兵吮吸傷口是了不起的事情。
作者:
boxs
時間:
2015-5-31 00:20
《山海經》中“大荒北經”寫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鹹,有肅慎氏之國。”
“不鹹山”是在戰國的時候長白山的稱謂。陳湣公見到的楛矢石砮就是生活在長白山的古老部族肅慎氏特製的弓箭,《史記.孔子世家》記載的這件事,是長白山先民與中原建立文化聯繫的見證。近些年來,白山市一帶的一些農民在上山種地時,還常常挖出骨針、石斧、石刀、石鏃等舊石器時代的工具,說明在更遙遠的年代,肅慎的先人已經在白山黑水一帶生活了。
我個人認為屬於紅山文化系列的牛河梁文化,有大部分是肅慎文化的源頭。也就是中原黃帝時期,肅慎的勢力達到過遼西。
舜的年代,肅慎和山戎一起都臣服于中原,奉戴舜為宗主。
周武王周成王時期,肅慎都來進貢過“楛矢石砮”。以後這種記載不絕如縷。
我大約數了一下古籍中對肅慎的記載,即有《史記》、《逸周書》、《尚書序》、《國語》、《左傳》、《三國志》、《冊府元龜》、《北齊書》、《魏書》、《隋書》、《三朝北盟彙編》。名人提到肅慎的有司馬相如、李德裕、乾隆。
在肅慎龐大的族群中還分別產生了稱為挹婁、勿吉和靺鞨的族群,留下了建國治理北疆的輝煌歷史。
至於“女真”這個族名,是契丹人對“肅慎”讀音上的音轉,並且被記載下來。《遼史》等書稱呼女真為“女直”,是因為遼興宗的名字叫“耶律宗真”,皇帝用“真”當名字了,別的人包括民族也不能使用這個字了。所以,一段時間,女真稱為“女直”。
“肅慎”在漢語中被寫為“鷞鳩”,就是獵鷹。“肅慎”這一詞彙被女真語繼承,即女真語zhul(東方之義)shen(海青之義)的合成,讀音為“珠裡真”,即“東方之鷹(海東青)”的意思。
《三朝北盟彙編》中就記載,“女真……本名珠裡真”。
歡迎光臨 桑拿街論壇 (http://sauna-88.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