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善於拔擢人材的孫權(下)

善於拔擢人材的孫權(下)

孫權在用人方面,有一句名言:「貴其所長,忘其所短」。他認為欣賞他人的長處之餘,也要有包容他人短處的雅量,否則容易陷入無謂的批評,甚至挑起事端。

孫權在用人方面,有一句名言:「貴其所長,忘其所短」。他認為欣賞他人的長處之餘,也要有包容他人短處的雅量,否則容易陷入無謂的批評,甚至挑起事端。因為他擅於欣賞別人的長處,忘記他人的短處,從而能不吝於拔擢人才,使東吳能保持內政修明、國富民強的狀態。 孫權有用人之明,在危急存亡之秋,尤其表現得特別突出。他先後重用周瑜、呂蒙、陸遜等人為統師,都是拔擢得當。周瑜在赤壁之戰中,聯劉拒曹、以弱擊強,大敗曹軍,鞏固了東吳的基業;呂蒙不但屢建戰功,且配合陸遜襲擊荊州、打敗關羽,大大擴張了東吳的勢力範圍;陸遜在夷陵之戰中大勝蜀軍,又屢敗魏軍,成為支撐東吳江山的棟樑。 對於這幾位傑出的人才,孫權也是尊崇有加,恩禮備至。對於周瑜,他視之如兄,周瑜去世時,他曾「素服舉哀,感動左右」,直到稱帝時,他還頗為感慨地說:「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對於呂蒙,他也十分賞識,認為其「籌略奇至」。呂蒙病重時,他極為關切,不但重金聘請大夫為其診治,而且隨時觀察他的病情,見他能吃東西就喜開顏笑,否則便坐立難安。呂蒙病逝時,他痛哭失聲的真情流露,令人感動。 對於陸遜,他極為信賴,特別把自己的印鑑留一枚給他,每當與蜀漢交往書信,總是讓陸遜過目,若覺得有不妥之處,可自行修改後蓋印發出;黃武七年,魏國大司馬曹休率大軍南侵,陸遜統兵迎擊,他還親自為之執鞭:後來,又讓陸遜輔佐太子孫登鎮守武昌,並授予總督軍國等重職,可說是恩寵有加。 宣揚佛法,淨化人心 康僧會是著名的佛教高僧,曾到東吳修建茅舍及設立佛像,開始傳播佛法。當時,吳國人對佛教還不認識,覺的很奇怪,當地官員就向孫權稟報此事。 孫權於是召見康僧會,並且問他有何靈驗之事,僧會回答:「雖然如來佛祖涅槃已有千年,但佛祖的遺骨舍利,卻神耀無比。」孫權認為他誇大其詞,說:「如果你能得到舍利,我就為你造塔,否則依國法處置。」僧會請求以七日為限,然後對弟子說:「佛法興廢在此一舉,如果不至誠祈求佛祖保佑,今後佛法如何流傳?」 僧會於是與弟子們共同齋戒沐浴,在靜室中打坐,並將銅瓶置於案桌上,開始燒香祈禱。等到第七天,銅瓶依舊寂然無聲。他請求再給予七日時間,但到第七天,依然如此。孫權認為僧會在欺騙他,打算加罪於他,但僧會又請求再寬限七日。到了第三個七天的傍晚,還是不見舍利顯現,眾弟子莫不惶恐,怕孫權怪罪下來,承擔不起。 然而五更時分,忽然聽到瓶中鏜啷有聲,僧會前去查看,果然得到舍利。第二天清晨,僧會將舍利呈獻給孫權,孫權召集文武百官觀看,只見舍利散發五色光芒,耀眼奪目。孫權拿起銅瓶,把舍利傾在銅盤上,舍利落到銅盤上,銅盤隨即破裂。孫權大驚失色,說道:「此真是稀世之寶。」僧會說:「舍利不僅光芒四射,且烈火不能焚燒,金剛之杵不能破碎。」

孫權於是命人試驗。僧會再次發願:「佛法剛剛傳播,蒼生仰賴佛法的恩澤,願佛祖再次降臨神跡,以顯威靈。」孫權命人將舍利置於鐵砧上,讓大力士用鐵槌擊打,鐵砧與鐵槌都砸壞了,舍利還是完好無損。孫權大為嘆服,從而命人修建佛塔,從此長江以西佛法開始盛行。
因為孫權支持佛法的流傳,使百姓在戰亂中能得到精神的寄託,對於江東地區人心的安定,有著莫大的助益。 前後判若兩人 孫權處於戰亂時期,之所以能北拒曹操,西抗劉備,其一是他在外交上能以柔克剛,其二是他善於拔擢人材為國效力。 在三國紛爭中,他經常屈身忍辱或拉攏一方,以避免兩面樹敵。如初期時,曾接受曹操的討虜將軍、會稽太守等職位;赤壁之戰,聯合劉備對抗曹操;荊州之戰,聯合曹操打敗關羽、奪回荊州;夷陵之戰時,為了避免魏國趁機蠢動,對魏文帝上表稱臣,被封為吳王;夷陵之戰大勝後,主動向劉備道歉,以恢復吳、蜀之關係,使曹魏不敢輕舉妄動。 另外,正如他的兄長孫策對他所說的:「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孫權因有用人獨到的眼光,從而每逢關鍵時,都能以弱擊強、以少勝多,使東吳始終能立於不敗之地。 孫權在位期間,大略可分為兩個時期,可說是前後判若兩人。前三十年期間,因身處內憂外患,他深知人才之可貴,故而能夠不拘一格選拔人才,使江東人才濟濟,雄視魏、蜀。但以後的二十幾年中,由於局勢相對穩定,承受的壓力減少,又久握權柄,故而驕矜、怠惰漸生,禮賢下士的態度消磨殆盡,忌才害才的行為也多起來了。 尤其稱帝後,他逐漸剛愎自用,對文官、武將或元老重臣不再信任,甚至嚴加監視或隨意誅殺。不僅如此,還一再加重人民的賦稅,因此爆發多起平民起義。這些小規模起義,雖然很快被鎮壓下去,但也充份說明孫權後期的統治不得人心。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