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作為公認強國 為何最終統一的是秦國
贏家為何最終是偏居一隅的秦國?
提到春秋戰國時期,便想到諸侯割據群雄並起,春秋五霸之首是齊桓公無誤。齊國作為公認的第一強國,又地處中原,物產豐盈,人口充足,為何卻未能完成統一大業?
從綜合實力來看,齊國實力確實是在秦國之上,為何最終是偏居一隅的秦國統一中原,興盛的齊國,最後落得被滅國的下場?
不管是春秋還是戰國,周王室日益衰微,諸侯互相討伐。雖然統一似乎是歷史的趨勢,但當時諸侯國及人民,還是尊敬君權,哪怕已經是「禮崩樂壞」。諸侯自立為王,也可以說得上是獨立於周朝之外,但「君權神授」還是深深烙在一眾腦海。諸侯就算已經擺脫周室「枷鎖」,但表面上還是要說著忠君愛國,沒有人願意說要完成統一,推翻周王朝。
齊桓公在位時期,齊國國力極為強盛,但「統一」兩字,從未出現在齊桓公的計劃之中。齊桓公只想做眾人敬仰的「霸主」,而非是天下唯一的主人。眾人也要賣他面子,但是關於別人家的事,還是要他們自己處理,比如封地或封爵。
一國之君沒有這種野心,這便是齊國未能完成統一的原因之一。「統一」需要強大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基礎,齊國地處中原,土地適合耕種,對於以農為本的古代社會來說,齊國是一個非常理想的地方。所以齊國經濟實力應該是不需擔心,那麼軍事實呢?齊國確實有限。
戰國後期,荀子初訪齊國,他對齊國軍隊評價就是「戰力低下」。史學家司馬遷《史記》也載:「怯於眾鬥,勇於持刺」,說明齊國士兵的個人戰鬥力不差,可是整體作戰協同能力,就差得很。
個人能力雖然重要,但是放到戰場之上,也只是一瞬間就會被敵軍士兵包圍。尤其是戰國時期,一般都是以步兵為主的作戰方隊,如果對手整體實力不弱,齊軍就很難打,根據史書的記載,齊國的對外作戰案列也是勝少負多。
雖說出自齊國的《孫子兵法》說:「不戰而屈人之兵。」效果即使不錯,可是打仗是要流血,單憑這套說法是難以統一六國。這就很大程度上驗證為何齊桓公能成為諸侯之霸,卻在領土擴張方面的建樹比較差。
雖說秦國在戰國初期,軍事實力比中原諸國弱,經常受中原諸國侵擾,大片領土曾被魏國奪去。但到了秦孝公時,痛感「諸侯卑秦,愁莫大焉」,因此決心變法圖強。商鞍變法後,秦國不論是軍事制度,還是秦軍的士兵素質、武器裝備、後勤供應都遠遠超越了山東六國。秦國的關中、雍州、巳蜀、漢中等地土壤肥沃,人民殷富,是秦國在戰國中後期兵員補充和後勤補給的重要地區。這些地區社會安定,戰事較少,經濟發達是山東六國所不可比擬的。
從秦國可以調動的軍隊數量來看,秦國在戰國中後期軍隊當在百萬以上,透過獎勵軍功、鼓勵殺敵求勝的軍功爵祿制度,大大提高軍隊戰鬥力。《戰國策》記載:「(秦)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荀子曾言:「齊之技擊不可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銳士遇之者,若焦熬投石焉。」由是說明當時六國百姓對秦軍威猛強大的印象,也為秦國能夠統一天下定下很多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