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火燒赤壁敗曹營 何以「借東風」

火燒赤壁敗曹營 何以「借東風」

東風真的能「借」嗎?如何「借」?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把諸葛亮的智謀塑造得很完美,這個故事至今也仍是廣為流傳,家喻戶曉。不過民間小說、戲曲謂其通曉陰陽,料事如神,這是神化了諸葛亮,加上真實歷史中並沒有記載,而所謂的設壇祭風帶有濃厚玄學色彩,不禁讓人懷疑故事的真實性。

由於羅貫中在寫作《三國演義》的時候憑空添加一些原本在三國時期不存在的情節,使得後人認為這個借東風也不是真實的故事,連魯迅也評論道,羅貫中「狀諸葛多智而近妖」。至於王粲的《英雄記》則記載是周瑜用輕船走舸火燒曹操,顯然火燒赤壁與諸葛亮一點關係也沒有。所以事實是,東吳部隊燒掉曹營靠在北岸烏林一側的戰船,曹兵毫無戒備,火烈風猛,火燒烏林,北宋司馬光《赤壁之戰》:「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

近代著名文化學者南懷瑾於《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第2.03章》指出:東風能借,是通曉《易經》氣象的道理。「坤卦,亥月,節氣立冬小雪。這是全陰之卦,天地間之放射能,此時已全部吸收入地,但陰極則陽生,所以在十月立冬後,必會有小陽春,有一兩天風轉東南,當年『孔明借東風』,就是通曉《易經》氣象的道理,知道十月立冬之後,西北風一定不會天天吹,根據氣象推算,有一兩日必會颳起一陣東南風,所以故作玄虛,築壇祭風,反正一日借不到的話,二日三日下去,早晚可以等到東風。果然被他等到,大破曹操五十萬軍。」

真實的諸葛亮,無通天徹地之能,自然不能向上天借東風,不過火燒赤壁吹了東風是事實。古人懂得《易經》,通曉氣候變化,善加利用,使弱小軍隊借東風之力,發揮出最佳戰鬥力。

據指,《易經》中有天文,其中有十二卦對應一年中的十二個月,每個月的節氣和氣候都有相應的規律可循,並符合《易經》的原理。以諸葛亮借東風來說,當時為農曆十月,在卦上為坤卦,是純陰卦,陰極則陽生,因此十月有幾天的氣溫要回升,有一個小陽春的氣候。

「借東風」就是利用了這個氣候條件。曹操把戰船連鎖起來,也源自他識天文、知氣候。戰船連鎖有利於水上作戰,只是怕火攻。但曹軍的水軍在長江上游,位於西北方,東吳水軍在下游,位於東南方。農曆十月是冬天,吹西北風,所以東吳缺少火攻條件。對此,孫劉聯軍心知肚明。而根據《易經》,知道某一個氣候前後三天,會轉東南風。所以,算準日子「借東風」,兵借火攻,戰勝曹操。

然而,節氣卦中也蘊含著一些「密碼」可用於軍事上。農曆十月對應坤卦,節是立冬,氣是小雪。其他月份也有規律。十一月,也稱子月,對應復卦,為一陽初生之時。節是大雪,氣是冬至。冬至之夜,時間最長,氣溫最低,行軍作戰條件艱苦。之後,白天變長,氣溫漸升。

十二月,對應地澤臨卦,初爻和第二爻都是陽爻,陽能不斷上升,人體外寒內熱,消化力強,此時官兵胃口好,體力好。節是小寒,氣是大寒。一月稱正月,也稱寅月,對應地天泰卦,內卦有三個陽爻,故有「三陽開泰」之說,而且天地交感,人們思想行動敏銳,宜籌劃準備軍事行動。節是立春,氣是雨水。二月是卯月,對應雷天大壯卦。節是驚蟄,氣是春分。此時,人體精神旺盛,宜開展軍事行動。

三月,對應澤天夬卦。此時,天地兩隔,萬物肅殺,故有秋風掃落葉之說,官兵殺敵情緒易被發動,宜實施殲滅戰。八月對應風地觀卦,節是白露,氣是秋分。秋分宛如春分,氣候適宜,白晝等長。九月對應山地剝卦,節是寒露,氣是霜降。卦象為五陰剝陽,宜謙退內守。

至於現代科學的氣候學,亦能解釋赤壁之戰如何「借東風」-赤壁東南有幕阜山脈,烏林西北有雲夢大澤,當天氣放晴後的夜晚,因山地散熱快,湖澤散熱慢,溫差對流可能會逆吹東南水陸風與「下坡風」。而冬天逆吹東南地形風此一點,是北方長大之曹操所始料未及,成為東吳周瑜的部隊於長江水邊長大者之地利。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