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志》撰寫於元朝,涉及元代廣州地區的賦稅、物產、教育及海上貿易等不多範疇,極具史學價值,是了解宋元時期珠江三角洲的重要文獻。
《大德南海志》,原名《南海志》,因其成書于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故有此名。該書由元朝陳大震、呂桂孫所撰,原書20卷,已散佚,現殘存元大德刻本5卷(卷六至十)。
元何澄歸莊圖局部
《南海志》涉及元代廣州地區賦稅、物產、教育及海上貿易等各個不同領域,極具史學價值,是了解宋元時期珠江三角洲的重要文獻。特別是卷七之〈舶貨〉後所附的〈諸蕃國〉,更是研究當時海外交通的珍貴史料。
羊城古鈔
〈諸蕃國附〉乃元初廣州海外貿易之記錄,所著錄當時廣州貿易海外之國,合共達到一百四十二國。分別列各國為東洋,西洋。東西洋之劃分,始見元代,而元初其他著作只見西洋一詞,但《南海志》並述東洋,西洋,並且細分為小東洋,大東洋,小西洋,大西洋。可惜內文僅錄地名,並未有簡述風土民情、貿易等,當時該國是否為是否廣州貿易所及,仍有待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