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前期國力強盛,邊地民族慕風向化表示歸順,加上唐朝推行開放、包容政策,許多少數民族將領為朝廷效力,他們就是「蕃將」。當唐朝爆發「安史之亂」時,有位來自契丹的蕃將,為唐朝「續命」上百年,但卻下場悲慘,被宦官迫害,鬱鬱而終。此人就是唐朝的「中興名將」李光弼。
李光弼姓李,但其實他是契丹人,《舊唐書》載:「其先,契丹之酋長」。李光弼的父親李楷洛在武則天時歸順,後來做到朔方節度副使、薊國公。李光弼雖為「官二代」,但他年少時就很努力,邊習武邊學文:「幼持節行,善騎射,能讀班氏《漢書》」。
清宮殿藏本李光弼畫像
李光弼在少年時期已投身軍旅,屢立戰功,在王忠嗣的麾下備受賞識:「忠嗣遇之厚,雖宿將莫能比」。王忠嗣甚至對屬下說:「它日得我兵者,光弼也。」當安史之亂爆發,朝廷缺少良將,在郭子儀的推薦下,李光弼率領五千孤軍在河北大破叛軍:「以光弼為雲中太守,攝御史大夫,充河東節度副使、知節度事」、「斬首萬計,生擒四千」。
《舊唐書》局部
但是由於唐玄宗胡亂指揮,致使叛軍攻破潼關,長安失守。李光弼率軍趕赴靈武,之後奉命堅守山西太原,繼續與叛軍作戰。太原之戰中,李光弼兵不滿萬之下,與十萬叛軍對抗,最終以少勝多,「斬首七萬級」,成為扭轉戰局的關鍵。之後,李光弼又參軍參與鄴城之戰,由於朝廷的錯誤決策,導致失敗。
九位節度使中,「獨光弼整眾還太原」,之後朝廷加封李光弼為朔方節度使、天下兵馬副元帥,全權負責指揮與叛軍作戰。在河陽之戰中,李光弼率領少量軍隊與叛軍史思明較量。身為三軍統帥的李光弼,在交戰時激勵士卒,最終唐軍再次獲勝,「斬萬餘級,生擒八千餘人,軍資器械糧儲數萬計」。
壁畫中的唐代軍隊
公元762年,李光弼因戰功被封為臨淮郡王。此時,浙東一帶又爆發以袁晁領導的農民起義,義軍一度發展到20萬人,嚴重威脅唐朝統治。朝廷急忙調派李光弼率軍鎮壓,李光弼經過十幾次戰鬥打敗起義軍,活捉袁晁。《新唐書》載,朝廷增加李光弼的食邑:「與一子三品階,賜鐵券,名藏太廟,圖形凌煙閣」。
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李光弼立下了大功,特別是太原之戰、河陽之戰,堪稱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新唐書》稱「戰功推為中興第一」,而安史之亂時的領軍書生顏真卿,更指「唐室再造,李(光弼)、郭(子儀)之力也」。郭子儀最後高壽善終,但李光弼就沒有那麼幸運。因為戰功卓著的李光弼,遭到宦官陷害,因此他一直留在徐州,不敢去長安,即使皇帝下詔,李光弼也沒有離開徐州。時間一長,部將也開始對李光弼產生不滿,《資治通鑑》載:「光弼愧恨成疾」,最終在公元764年鬱鬱而終,時年57歲。
[
本帖最後由 中女情人 於 2019-1-27 07:41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