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負盛名的師徒反目:康有為梁啟超因政見不合交惡
歷史上,20世紀以來最負盛名的師徒——康有為和梁啟超也曾由親密走向反目。 戊戌變法失敗之後、流亡日本之際,二人的師生關係陡然直下。
流亡日本之際,康有為手捧自稱是光緒皇帝縫在衣服裡的所謂「詔書」,繼續宣傳他的保皇主張。 梁啟超的政見卻發生了顯著變化,從保皇轉向革命。 這段時間,他與孫中山、陳少白等革命黨人的來往開始密切,有時甚至在三更半夜還擁被長談,結果便有了合作組黨的計畫。 梁啟超還召集其他同學,聯名致函康有為,勸他退休。 不久,康有為嚴令梁啟超離開日本到檀香山辦理保皇會事宜,顯然是具有「發配」之意。
武昌起義爆發後,康梁的矛盾越來越大。 在致康有為的信中,梁啟超說,「數月來,和您議論起時事,總是出現矛盾,很難領會您的意思,最後只能在表面上答應,回到家後,頭痛目眩......」
1912年元旦,民國成立。 康有為加快了讓溥儀復辟的步伐。 與康有為積極復辟相反,梁啟超堅決維護民主共和。 張勳復辟一發生,梁啟超立即隨段祺瑞誓師馬廠,參加武力討伐。 他不僅代段祺瑞起草了討逆宣言,而且以個人名義發表反對通電,斥責康有為是「大言不慚的書生,對政局絲毫不清楚」。 據說通電寫好之後,有人擔心會破壞師生友誼,梁啟超卻理直氣壯地回答道:「師弟自師弟,政治主張則不妨各異,我不能與老師共為國家罪人! ”
康有為在張勳復辟失敗後,不僅不反省自己的過失,反而將怨氣發洩在梁啟超身上,咒駡他為「梁賊啟超」,還寫詩將他比喻為專食父母的梟獍。
康梁公開辯難及交惡之後,劉海粟等人積極從中斡旋,二人關係有所緩和。 1927年3月31日,康有為逝世於青島。 4月17日,梁啟超聯合康門弟子,在北京設靈公祭,含淚宣讀悼文。 在這篇情深義濃的悼文裡,梁啟超肯定了康有為早年的歷史貢獻,但也委婉地批評了他在復辟帝制上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