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 帖子
- 43943
- 精華
- 2446
- 積分
- 136533
- 閱讀權限
- 200
- 性別
- 男
- 來自
- hong kong
- 註冊時間
- 2012-6-4
- 最後登錄
- 2024-11-15
|
1#
大 中
小 發表於 2016-11-21 03:39 只看該作者
幫助東漢立國的中國第一支甲騎具裝:「幽州突騎」
提起中國歷史上的優秀騎兵,東漢王朝往往以幽州突騎而知名,這只赫赫有名的突騎部隊不僅助光武帝劉秀奪取天下,為東漢建立立下汗馬功勞,更成為整個東漢王朝的軍事支柱。
▲光武帝劉秀
突騎一詞最早出自《漢書》,晁錯曾列舉「中國之長技」,其中一條講到「若夫平原易地,輕車突騎,則匈奴之眾易擾亂也」。 顏師古在漢書上注解:「突騎其言驍銳可衝突敵人也。 」李賢也在《後漢書》上注解:「突騎,言能衝突軍陣」。 從突騎的字面意義上可以看出,這是一隻以衝鋒陷陣為主要作戰手段的騎兵部隊。
突騎源自西漢的幽州,早在秦代,幽州的上谷、漁陽等地,就已經是北方的軍事重鎮,其地緊靠塞北,與北方民族匈奴、烏桓、鮮卑為鄰,民風彪悍,身體素質出眾,《後漢書·蓋延傳》雲:「蓋延, 漁陽要陽人也,身長八尺, 挽弓三百斤。 」終西漢一代,幽州的上谷、漁陽、右北平、遼東、遼西諸郡的鎮守都是一代名將,例如漢代著名大將李廣,曾先後出任過上谷太守、右北平太守等。 武帝時另一名將韓安國,曾先後屯兵漁陽、右北平。 霍去病手下大將路博多,亦曾以右北平太守的身份從征匈奴幽州。 幽州作為貫穿秦漢兩朝的軍事重地,成為養育東漢突騎的土壤,幽州更經過與匈奴等北方民族的長期戰爭磨煉, 到更始年間幽州漁陽、上谷兩郡的突騎已經揚威海內, 「天下所聞」。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導致天下大亂,但是幽州一代卻相對較為穩定。 更始帝對幽州的控制很有限,地方豪強憑藉武力為自己謀取利益,上谷郡功曹寇詢認為:「今上谷完實, 控弦萬騎, 舉大郡之資可以詳擇去就」。 此時,更始帝派劉秀到河北擴充實力,這一決定不僅成就了劉秀,也成就了幽州突騎。 初到河北的劉秀勢單力薄,且一度遭到邯鄲王朗的威脅向薊城暫避,恰逢上谷太守耿況派其子耿弇求封更始帝,其子就近投奔了作為更始帝的代表劉秀。
其後耿弇與當地豪族寇詢一起說服耿況支援劉秀,耿況又派寇詢遊說漁陽太守彭寵。 彭寵為南陽宛人,與吳漢為同鄉,吳漢勸彭寵「素聞光武長者,獨欲歸心」,勸說彭寵說「漁陽、上谷突騎,天下所聞也,君何不合二郡精銳,附劉公擊邯鄲,此一時之功也。 」彭寵最終被說動。 劉秀于落魄之時得此二郡突騎,兵威大盛,異軍突起。 於是耿弇、景丹、寇詢統上谷兵,吳漢、蓋延等發漁陽兵,兩郡六千突騎合兵向南所向無敵,連克涿郡、中山、巨鹿、清河、河間二十二縣,斬首三萬,與劉秀在廣阿會兵。 劉秀大喜「當與漁陽、上谷士大夫共此大功! 」漢軍實力大增,劉秀與王朗軍在巨鹿北展開激戰。
此戰漢軍採取誘敵深入之計,景丹等「縱突騎擊,大破之,追奔十余裡,死傷者縱橫」斬首數千級。 劉秀贊道;「吾聞突騎天下精兵,今乃見其戰,樂可言邪? 」更始二年四月, 劉秀率軍圍邯鄲。 吳漢等「將突騎揚兵戲馬,立騎馳環邯鄲城」,不到一月, 邯鄲城破, 王郎被殺。
從此,劉秀以河北豪強為政治核心,兼幽州突騎為軍事支撐東征西討,在新莽末年群雄之亂中統一中國,史稱「光武中興」,成立了東漢王朝。 幽州突騎的將領隨軍功地位上升,在劉秀的開國元勳中,著名的雲台二十八將中「吳漢、耿弇、寇恂、景丹、蓋延、王梁」均為幽州突騎將領,吳、耿、寇三人更是高居第二、四、五位。
光武帝劉秀立國之後提出了休養生息,大量裁減軍隊,並展開了軍制改革,作為奪取天下的軍事支柱幽州突騎也被改編入了各級軍隊之中,轉化為了四種不同兵制類型的突騎:
北軍五校中的屯騎、長水兩校尉禁軍突騎;以著名的黎陽營為代表的營兵突騎;以及幽州邊郡突騎和屬國突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