弩是古代的一種冷兵器,是古代兵車戰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步兵有效克制騎兵的一種武器。 弩也被稱作「窩弓」、「十字弓」。 古代用來射箭的一種兵器。 它是一種裝有臂的弓,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機等部分組成。 雖然弩的裝填時間比弓長很多,但是它比弓的射程更遠,殺傷力更強,命中率更高,對消費者的要求也比較低,是古代一種大威力的遠距離殺傷武器。 強弩的射程可達600米,特大型床弩的射程可達千米。 按張弦的方法不同,可分為臂張弩、踏張弩和腰張弩等,還有能數箭齊射或連射的連弩和裝有數把弩弓的床弩。
弓重量輕,拉力要求相對較低,它使用靈活,構造簡單,技術含量與製造成本也相對較低,便於大量製造。 使用起來,上箭、張弓、瞄準、發射一氣呵成,可以有相對較高的射擊頻率,而且不論馬上馬下都能方便使用,泛用性強。 不過,弓的殺傷力、穿透力、射程都相對有限。 而且,張弓瞄準時,需要維持姿勢,手不能鬆勁兒,這需要良好的臂力與訓練。 在顛簸的馬背上進行騎射,則更需要高超的技術,否則難以命中。
兩相比較之下,弩相對更重,構造複雜,技術含量與製造成本比較高,要想大量製造需要有相應的經濟實力和技術實力。 使用起來,張弦上弩時的拉力要求較大,而且耗時偏長,當然射擊頻率也就不會高了。 弩不如弓箭方便,尤其在馬背上張弦極為困難,但是殺傷力、穿透力、射程都優於弓箭。 而且張弦之後弩不再需要使力,可以從容地專心瞄準,因此命中率通常更高,要想集中火力打擊目標,弩比弓更合適。 另外,弩的使用也不需要太多訓練,更便於掌握,以致有所謂「朝學而暮成」的說法。 事先裝填好的弩,還可以用來應付突發狀況,先下手為強,這也是弓不具備的功能。
戰 國
到了戰國時期,弩的使用已經普及,長鋌箭鏃的出土越來越多。 這是因為弩的發射力道比弓要大,若繼續使用通常的箭鏃,容易造成箭在飛行過程中因體輕而軌跡弧度過大,命中率不高,或者命中目標時箭杆折斷等現象。 為克服上述弊端,適當增加鋌的長度,提高箭體重量就成為必然的選擇。
長鋌箭鏃圖片
「鋌」是箭頭後部插入箭杆的部分。 這種長鋌箭鏃形體甚大,加重了品質,提高了飛行動能,進而增強了穿透力。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出土的許多箭鏃長度約為38.4 ∼ 41.9 釐米,鋌長則為33.9∼ 37.7 釐米,說明這些箭鏃是為了適應弩的使用而製造的。 而兵馬俑坑裡出土的弩,更是表明秦弩是戰國制弩技術的集大成者。 相比各地考古發掘中出土的戰國弩,秦弩的弩臂要長十到二十幾釐米。 弩臂的加長,增大了弩弓的張力,也增加了弩的射程。 另外,通過研究秦青銅弩機的銘文,可以看出當時弩的製造生產已具有了一定的標準化水準,雖然還不能做到零件完全互換,但同一零件之間的標準誤差已經以毫米計了。
弩射擊示意圖。 圖中虛線為瞄準線,射手通過望山—箭頭—目標,構成三點成一線。 (楊翌繪)
漢
隨著冶金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頻繁戰爭導致的需求,弩在實際應用中得到了持續發展。 到漢代,軍隊中大量裝備強弩,這些弩在漢匈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構成當時漢軍在裝備上的明顯優勢之一。 漢代弩性能愈發優異,使用更加普及,可以說是建立在兩項重大構造改進之上的。
其一是漢弩開創了並普遍應用銅質「郭」(弩機匣)。 使弩的結構更加牢固,弩機和弩臂的強度也可得到較大提升,為日後弩的力量和射程不斷加大創造了條件,拆裝也比以前方便。 銅質郭出現後,迅速流傳開來,甚至連在西漢同時期的雲南滇族墓中發現的弩機都帶有郭了。
其二是大大改進瞭望山這個弩的瞄準裝置。 一方面,大幅度增加望山的高度,也就是加大瞄準時的可校正範圍,使得射擊可以在較大距離內達到較高準確性;另一方面,則是在望山上增加了刻度,使得原來只能依靠經驗來進行大致校正的射手,可以按照刻度進行更精確的校正。 迄今為止,在望山上增加刻度的弩機,最早一例樣本是在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裡發現的。
開弩示意圖。 上為戰國至秦漢時期的蹶張開弩法,那時尚未有幹鐙裝置,蹶張開弩為坐地張弓,雙腳抵住弩弓的弓幹,從而發力上弦。 下為宋代的踏張開弩法,用腳蹬直立開弩,弩身前頭有環形幹鐙,射手的腳可踏住此處,站立開弩。 (楊翌繪)
魏 晉 南北朝
魏晉時期的弩,仍沿襲漢代弩的形制與結構。 西晉滅亡後,北方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少數民族先後進入中原,建立政權。 他們長於騎射,喜歡使用弓箭,卻不大用弩。 因此,在十六國與北朝墓葬的大量考古發掘中,幾乎很少見到弩的蹤跡。 偏安江左的東晉與南朝,則沿襲著秦漢以來的傳統,依舊普遍使用弩。 在東晉與南朝墓葬的考古發掘中屢屢發現弩,便可資證明。
南北朝時期,還曾經製造過威力巨大的大型弩。 如《宋書·武帝紀》裡記載,劉裕平定盧循起義時,有使用過「所至莫不摧陷」的「萬鈞神弩」。 所謂「萬鈞神弩」大約在東漢便已出現,只是到西晉時才得到推廣,有了「神弩」的稱呼,並被列入皇室儀仗。 通過在江蘇南京秦淮河中出土的一件南朝銅弩機碩大的郭(長39 釐米,寬9.2 釐米,高30 釐米)來推斷,這種大型弩的弩臂應有180 ∼ 226 釐米左右,弩弓則應有430∼ 540 釐米左右。 如此巨大的弩,靠個人力量是不可能張弦發射的,而只能是利用絞車等機械來張弦發射。 又如《北史·源賀傳》裡記載,北魏文成帝時,源賀都督三道諸軍屯漠南,使用的大型強弩,需要六頭牛來拉絞車張弦。 這也是史籍第一次把「弩」和「床」聯繫起來,清楚地說明這弩是安裝在床(即發射架)上使用的。
神臂床子連城弩復原繪製圖(NEOSS繪)
唐 宋
唐代的弩,主要有八種形制:單弓弩、臂張弩、角弓弩、木單弩、大木單弩、竹竿弩、大竹竿弩、伏遠弩。 其中,比較弱的單弓弩、主要由步兵裝備的臂張弩、主要由騎兵裝備的角弓弩,屬於單兵裝備的輕型弩,其餘五種皆為大中型弩。 譬如大木單弩,需用絞車張弦。 箭的尾羽以鐵製成,發射時「聲如雷吼」。 又如伏遠弩,射程三百步(約466.5 米), 威力巨大。 此外,還有一次可同時發射七支箭,專用於攻城拔壘、無堅不摧的「絞車弩」(又稱「車弩」)。
宋代的大型重弩在唐代的基礎上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宋人一般統稱其為「床子弩」(又稱「床弩」),作為量產的常見形制, 各種規格都有:羽量級的,如自神臂弓衍生而來的「神臂床子連城弩」,單人即可操作, 同時可發射數支箭;中量級的,如雙弓床弩、大合蟬弩、小合蟬弩、?子弩,都是一正一反裝兩張弩弓,利用多弓合力發射箭矢,並且需要4∼7 人轉動絞車張弦才能進行操作; 重量級的,如手射弩、次三弓弩、 三弓弩(又稱「八牛弩」),都是兩正一反裝三張弩弓,力道更是「前無古人」,並且需要少則二三十人,多則七十人轉動絞車張弦才能進行操作。 這個等級的床子弩,所發射的箭矢也與眾不同:有所謂的「一槍三劍箭」,狀如大型標槍,箭羽為像三把劍一般的三片鐵翎;有所謂的「踏撅箭」,發射後釘在城牆上, 可供攻城方踏腳以攀援而上。 宋太祖時,專司兵器製造的作坊使魏丕,在晉王(即後來的宋太宗)心腹陳從信的説明下,設計製作了巨型床子弩——「千步弩」。 在一次試射時,落地距離曾遠及三宋裡(約1800 米),可算是冷兵器時代弓弩武器射程的最遠紀錄之一了。 後來,製造這些床子弩的工匠,以及擅長使用這些床子弩的「床子弩手」,有許多在宋蒙戰爭中被俘後為蒙古帝國所用。 當蒙古第三次西征時,旭烈兀(西元1217 年∼西元1265 年)數次用發射火箭的八牛弩攻破穆斯林城市,以致阿拉伯人直接將各種源自中國的床子弩統稱為「牛弩」。
宋代三弓弩示意圖。 三弓弩的部件既包括「床」(發射架),又包括「車」(絞車)
明 清
明代前期,傳承自宋元的神臂弓和克敵弓之類單兵輕型弩還能夠作為軍事裝備的重要一環存在,明軍也還使用雙飛弩之類的羽量級床子弩守城,可多數中、重量級重弩卻明顯已經沒落了。 到了明中期以後,由於火器製造技術的發展,以及一些先進火器的傳入,弩已經很少被用於軍事用途,出現在戰場上了。
明清時期,還有一種極少會派上軍事用途的「諸葛弩」。 這是一種連發弩,通過將張弦、觸發等功能彙聚到一個大型扳機上,來實現連續發射。 中國歷史上的所謂「連弩」絕大多數分屬兩類:一類是發射系有繩索可以回收的箭矢的連弩;一類是同時可發射數支箭矢的連弩。 裴松之曾引《魏氏春秋》注《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說諸葛亮「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 因此中國民間往往認為連發弩是諸葛亮改進或者發明的,故而將這種連發弩稱作「諸葛弩」。 奈何,就目前的考古出土與研究而言,遠不能對諸葛亮改進的連弩是否是連發弩下斷言。 但這種諸葛弩的淵源,倒是已在考古發現中得到了證明。 湖北江陵秦家嘴戰國楚墓中曾出土了一具可連射二十支箭矢的連發弩,它的結構和原理同明清時代的諸葛弩極為相似。 由此可見,連發弩的發明,至少能夠上溯到戰國時期。 然而,受制于其結構,戰國至明清這許多年,連發弩一直只有最遠二十余步的射程和只能用來射鳥的威力,以致在明清時代淪為民眾把玩或打獵的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