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世界地質公園的東平洲景區,「千層糕」頁岩吸引遊人前往
(星島日報報道)本港世界地質公園保級成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支持的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昨通過向本港世界地質公園發出「綠牌」,延續本港地質公園維持「世界級」水平多四年,令本港地質公園首次保級成功。有份參與評審的本港地質專家表示,有評委認為本港地質公園的兩個園區過於分割,政府應盡力改善管理,統一兩個園區,且需改善與地區居民的溝通,建議由高層次政府部門處理地區訴求。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支持的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昨日於日本山陰海岸世界地質公園舉行「第四屆亞太地質公園網絡會議」,會上世界地質公園網絡通過給予本港世界地質公園「綠牌」,延續本港地質公園於未來四年仍維持世界級水平。這次是本港地質公園自二○一一年九月獲評為世界級地質公園後,首次再接受評估並保級成功,評估分為八個範疇,包括自然保育及管理、地質旅遊及地區參與等。
漁護署發言人對評估結果表示歡迎,當局會繼續促進地質旅遊、地質教育及地質遺產的可持續發展,以保護本港豐富地貌資源,而在符合地質公園承載力的前提下,當局會提升園區設施及交通配套。發言人又指,署方會積極聯繫其他地質公園成員,促進彼此人才培訓、科學普及、公眾教育等工作交流,鞏固網絡,並拓展更多合作機會,特別在相互促進地質旅遊。
有份參與評審工作的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協會主席吳振揚表示,本港在八個評估中表現大致理想,特別是在自然保育和普及教育方面做得很好,但他提到,有個別參與評審的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執行委員認為現時本港世界地質公園的兩個園區感覺過於分割,因此他認為政府應該盡量改善園區管理,令兩個園區感覺較為一致。
對於世界地質公園網絡的評審員今年六月,到本港視察時遇上東平洲居民示威,吳振揚指事件令到有委員認為政府與地區居民溝通不足,他指現時負責管理地積公園的漁護署,而居民要求改善水電等基礎設施並非漁護署能力範圍可處理的事,因此他建議政府應安排高層次部門或官員處理地區訴求。
地質公園位於本港東北部,包含西貢火山岩園區和新界東北沉積岩園區,共分為八個景區。公園內設有多項設施讓訪客認識地貌特徵及地質保育,包括火山探知館、訪客中心、地質教育中心及超過十條陸上和海上的地質遊覽路綫。
不過,近年地質公園入場人次持續下跌,由二○一一年的一百五十萬人次,跌至一二年的一百四十萬人次,再跌至一三年的一百三十五萬人次,去年只有約一百二十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