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前香港沒有 '身份証' 的概念, 政府只頒發俗稱 '街紙' 的通行証予有需要出夜街的市民, 等同於 '良民証', 証明持有人並非為非作歹之輩.淪陷期間, 日軍曾一度在香港頒發'良民証', 港人戲稱 '順民証', 目的只為加強對佔領地的統治.戰後, 直到 1949 年, 第一代正式的香港身份証終於出場. 政府通過人事登記條例, 於 8 月 17 日 頒布領取身份証細則. 當時港督, 英軍, 警察, 旅客及 12 歲以下的兒童均無須領取身份証.港人反應不一, 大多認為 '身份証'作用不大. 直至政府宣布沒有身份証不能申請 '米証' 及 '雜糧証', 大家終於要面對現實...1949 年 10 月 1 日, 全港第一張身份証終於順利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