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傅玄駁斥這種說法,見《箏賦》序:“箏以為蒙恬所造,今觀其器:上圓似天,下平似地,中空準六合,弦柱十二,似十二。設之則四象存,之則五音發。體合法度,節究哀樂,斯乃仁智之器也,豈亡國之臣所能開思運巧哉,或以為蒙恬所造,非也。” 蒙恬為秦國大將,傅玄用“亡國之臣無法創造樂器”的陰陽五行論調,似嫌勉強。 《舊唐書·音樂志》也稱箏非蒙恬所造:“箏本秦聲也,相傳云蒙恬所造,非也。制與同而弦少。”在中國的第一部紀傳通史的《史記·蒙恬列傳》中並沒有蒙恬造箏的記載。而《風俗通》的說法也僅用疑問的口吻說蒙恬造箏,一件樂器若出現在史籍上,其必已經流傳一時間了,很可能記史者將此樂器的創造記為當時某領導者之功,或者蒙恬為了適應自己的戎馬生活,將箏改制為瑟。其實,無論毛筆和古箏到底是不是蒙恬將軍發明的,對我們來說已經不是很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從這些記載和故事中了解到了將軍與眾不同的一面,同時也說明人們對將軍的敬仰並表達了人們對將軍所具有的那種崇高民族精神的熱愛與推崇。
其他:蒙恬並非“筆祖”
欣聞傳世百年的湖筆賀蓮青在賀氏傳人合力打造下復興,兩款限量典藏的極品純淨羊毫“神遊天地”和純淨紫毫“鐵畫銀鉤”在建國飯店亮相,盛邀愛筆者試用,筆者趨前偶遇識者,談及“筆祖”蒙恬,始知蒙氏並非傳說中的“筆祖”。相傳公元前223年,秦國大將蒙恬帶兵作戰,要定期寫戰報呈送秦王,當時書寫很不方便。一天,蒙恬在打獵時看見一隻兔子受傷,尾巴在地上拖出了血跡,不由來了靈感。他立刻剪下一些兔尾毛,插在竹管上,試著用它寫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蒙恬又試了幾次,還是不行,於是隨手把那支“兔毛筆”扔進了門前的石坑里。有一天,他無意中看見了那支被自己扔掉的毛筆。撿起來後,他發現濕漉漉的兔毛變得更白了。他將兔毛筆往墨盤裡一蘸,兔尾毛竟變得非常“聽話”,寫起字來非常流暢。原來,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質,經鹼性水的浸泡,兔毛的油脂去掉了,變得柔順起來,傳說這就是毛筆的來歷。後來,蒙恬在湖州善璉村取羊毫製筆,在當地被人們奉為筆祖。夫人卜香蓮是善璉西堡人,也精通製筆技藝,被供為“筆娘娘”。蒙恬與夫人將製筆技藝傳授給村民,使善璉成為“湖筆之都”。當地筆工為了紀念他們,在村西章家兜建了蒙公祠。相傳農曆3月16日與9月16日是蒙恬和卜香蓮的生日,這裡都要舉行盛大敬神廟會,以紀念他們的筆祖。如今湖筆已經成為湖州最為鮮明的文化特色。湖筆選料講究,工藝精細,品種繁多,粗的猶如碗口,細的猶如繡針,具有尖(鋒尖如錐)、齊(鋒齊如切)、圓(圓渾飽滿)、健(勁健挺立)四大特點。湖筆,又稱“湖穎”。穎是指筆鋒尖端一段整齊透亮的部分,筆工們稱為“黑子”,這是湖筆最大的特點。湖州的山羊,每隻平均只出三兩筆料毛,有鋒穎的只有六錢。放牧湖羊不能到有樹或山石的地方,以防山羊蹭癢毀毛。湖筆筆頭上每一根具有鋒穎的毛都是從無數粗細、長短、軟硬、曲直、圓扁不同的羊毛中挑選出來的,所以白居易《紫毫詩》有“千萬毛中選一毫”之句。
歷史上對於蒙恬造筆的說法有一些記載。 《太平御覽》引《博物誌》曰:“蒙恬造筆。”崔豹在《古今注》中也說:“自蒙恬始造,即秦筆耳。以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所謂蒼毫,非兔毫竹管也。”但事實上,出土的文物已證明,毛筆遠在蒙恬造筆之前很久就有了。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說:“秦謂之筆,楚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先秦典籍中沒有“筆”字,而“聿”字早在商代就出現了,秦始皇只是統一了筆的叫法,可見筆是早於秦代就存在了。清代學者趙翼在《陔餘叢考》中的“造筆不始蒙恬”條中寫道:“筆不始於蒙恬明矣。或恬所造,精於前人,遂獨擅其名耳。”意謂蒙恬作為毛筆製作工藝的改良者,其功亦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