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目光投向3000多年前的江南古餘乾地區,就會發現一個活躍的群體:幹越人。
他們常年漂泊於溫熱潮濕而多蛇害的南方,他們喜歡斷發文身,不束髮加冠,用斧在身上刻出圖騰。他們的鑄劍技術馳名全國,有發達的青銅鑄造技藝,最負盛名的就是鑄劍名師干將。諸侯混戰,弱肉強食的年月裡,幹越人也和其他越人部族一樣,成立起自己的方國,但最終消亡於與鄰國的一場生死之戰。
有專家認為乾國首都就是今天的餘幹。從歷史留下的蛛絲馬跡入手,我們試圖從文字中返回古越人的時空,還原他們神秘而又久遠的生活片段。
歷史上曾經存在的那個乾國
秦漢以前居住在長江下游及其以南廣大地區的古越族,在南方是一個有重要影響的民族,支系繁多,歷史上有“百越”之稱。幹越族就是其中一支。
幹越人究竟有多活躍?有多鼎盛?歷史研究老專家劉美崧認為,被稱為“幹越”的那部分越人,曾建立過乾國。幹越族最初成立幹國之處當在餘乾一帶。
有專家認為,大約在西周初,幹越人亦和其他越人部族一樣,在自己的活動範圍裡,成立起自己的方國,並以乾為國號,史稱幹國。它的大致地域是,東至越國西界,即今浙江龍遊縣境;西、北與楚交界,即今江西德安、修水及安徽貴池、潛山;南與閩越為界,今福建建陽一帶。
對乾國的存在,史籍上亦有記載。 《荀子·勸學篇》注:“幹、越古國名。”《管子·內業篇》:“昔吳、幹戰、未齔,不得入軍門。國子擅其齒,遂入,為幹國多。”王念孫《讀書雜誌》也說:“幹、越皆國名,故名戊翟之與乾越。”郭沫若在考據西周幹氏叔子盤金文時也說過:“有母國與乾國,面其國與週毗鄰。”然而,在諸侯混戰、弱肉強食的年月裡,幹國逐漸沒落。後來文化逐漸落後於吳、越、楚等鄰國,實力日趨衰弱,因而經常遭到各鄰國的進犯。 《管子·內業篇》所提到的吳乾之戰,可能就是吳滅幹的一場生死之戰。
時間應在吳王僚三年(公元前524年)。 《左傳》提到吳王闔閫十一年(即公元前504年),“使太子伐楚,取番。”未提到接近番的干,可見在這之前,幹國已經被吳所滅,而代之以吳了。據載,幹滅亡後,幹國王也被俘至吳地,安置在馬安溪的干王城。干人的生性強悍,其實不屈服於吳的統治,始終以乾相稱。直到吳王夫差二十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滅吳,幹國故地歸於越地。
還有一種說法是,三國時期,幹越人演變為山越人。山越自東漢以來即被稱為“深林遠藪、椎髻鳥語之人”山越的酋長,史書習慣上稱為宗帥、大帥、渠帥、名帥。他們統率的人數,少則千人、數千人,多則萬人。直到兩晉南朝時,山越人才慢慢融合為漢族,
斷發文身免遭動物襲擊
上個世紀70年代,聞名天下的貴溪懸棺中,考古者在棺內一男性死者的頭側,發現一束長約5厘米的頭髮,兩端齊整,專家推測這可能與越人特殊的習俗有關,此外,在江西出土的不少陶器上,多處有蛇紋圖樣或蛇形貼耳裝飾。
這些奇怪的跡像在說明什麼呢?曾經存在的那些幹越人有什麼特殊的習俗呢?
老一輩考古學者周傍師、劉筱蓉曾經發表論文稱,古越族的斷發文身史籍多有記載,我國南方少數民族有文身的習俗,幹越人斷發文身的具體方法不得而知,但從古籍中的零星記載和近代一些原始部落的遺風中可略見端倪。 《淮南子·主術訓》雲:“越人是猶以斧劗毛,以刃抵木也。”可見,越人斷發的工具是“斧”。
令人不解的是,古越人為何在身上留下蛇形圖樣呢?有專家認為,幹越國的統治中心在贛東北的餘乾一帶,而越人所處的自然環境大多是水鄉澤國,因而有斷發文身的風俗習慣。 《史記·周本記》《集解》引應劭的話說,越人“常在水中,故斷其發,文其身,以像龍子,故不見傷害。”因為常在水中,頭髮剪短了不致使沾水,沾了水也容易曬乾。而在身體上繪飾蛇(龍),使蛇(龍)見了以後以為同類,不至傷害。
週傍師、劉筱蓉也認為,古乾越人居住的地區在南方,該區溫熱潮濕而多蛇害,他們為了自身的安全,將蛇作為重要的圖騰崇拜,在人體上刺染蛇紋,免遭水中動物的襲擊。越人視蛇為“己類”,視蛇為祖宗來崇拜,文身是把它當做本民族標誌的一種手法。
此外,由於乾越人長期生活在氣候炎熱、多江河湖泊的楚越水鄉,於是斷發,以便游泳;文身,以避蛇蟲之災。這恐怕是乾越人斷發文身的最主要原因。
數千年前的摘齒,是成年禮還是愛美?
令人稱奇的是,如今餘幹農村還存有不少古越遺風的說法,如有些成年男性和女性鑲門牙,就與數千年前古越人摘齒習俗息息相關。
這種令今人難以理解的習慣,又被稱作“鑿齒”、“打牙”。這是一種有意識地採用人工方法,拔除(或打、或敲)某些健康前位齒的行為,在《山海經》、《淮南子》中都有記載。
從古今有關文獻資料分析,古代越人及其部分後裔民族的拔牙習俗,原因比較複雜,對於“鑿齒”的習俗,學界比較普遍的有數種說法,一是認為是青春期、成年禮或結婚所需的一種儀式;二是認為其表示一種美的觀念,具有裝飾意義;三是認為這是為了表示崇信的一種行為或紀念性的行為。此外還有一種說法,古越人是把牙齒作為婚配信物。
鑄劍名師干將為乾人之後
數千年前,幹越人手握寒光閃耀的青銅器,這不止是金戈鐵馬的部族傳奇,更像是在述說他們共同締造了異彩紛呈的青銅文化。
曾任江西省博物館館長的彭適凡,通過對贛東北、皖南、寧鎮地區以及浙西北地區考古學遺存的調查和分析,發現幹越人不僅有規模宏大和較高水平的採冶業,而且有發達的青銅鑄造技術,這可以從出土的商、周青銅器得到證實。
有專家認為,《吳越春秋》屢次記載,越人工匠們“即山而冶”、“鑄金於山”。幹越境內德興、永平、東鄉等寶穴,就是歷史上著名冶銅基地。前後設立過德興、鉛山、安仁等場監。
有意思的是,頗具傳奇色彩的鑄劍名師干將也是乾人之後裔。考古學者何光岳曾認為,在公元前659年前後,吳滅幹,干將成為吳國的臣民。吳國要爭霸中原,必須講求精銳的武器,於是便重用乾將夫婦替吳國鑄造鋒利的寶劍。 《吳越春秋》中說“吳王聘請干將莫邪夫婦來鑄寶劍”,鋒利無比,遂取名干將莫邪作為紀念。幹越人活動據點在餘幹所屬的德興一帶,從古代以來就是我國聞名的礦銅區,德興有銅山,唐代設立過銅場。
懸棺來自乾越人的古老習俗之說
幹越人留給世人最大的懸念,當屬懸棺。貴溪仙水岩懸棺遺址,裡面有一百多座二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古越人的岩墓懸棺,多少個世紀以來一直是一個不解之謎。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江西考古工作者利用吊籃和雲梯進洞,才開始科學考古。
根據貴溪崖墓的形制和出土文物特徵,學術界普遍認為是古越族的文化遺存,但究竟是古越族中的哪一分支,未能取得一致意見。不過大部分學者比較同意“貴溪崖墓屬幹越說”。當時的考古隊專家認為,貴溪懸棺是武夷山地區懸棺葬的代表,所處年代為3000年以前的春秋晚期,是當時生活在彭蠡澤東部水系的干越人的古老葬俗。
懸棺的由來讓世人產生了諸多猜測。有專家認為,在幹越族人的思想中,祖先的靈魂具有佑護子孫、賜福後代的神秘力量。只要祖先屍骨能長久地保存,活著的人便能與死者的靈魂長久地保持密切聯繫。因此,將殮裝屍體和屍骨的棺材,高懸於陡崖絕壁,就可盡量避免人獸或其他因素對屍骸的傷害,這樣才能得到祖先靈魂,在冥冥之中庇護子孫,福蔭萬代,於是就逐漸形成了懸棺葬這種喪葬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