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的由來與地理位置
關中之名,始於戰國時期,因為西有散關(大散關),東有函谷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故取意四關之中。四方的關隘,再加上陝北高原和秦嶺兩道天然屏障,使關中成為自古以來的兵家必爭之地。
關中土地肥沃,河流縱橫,氣候溫和,主要是經過渭河及其支流涇河、洛河等沖積而成的渭河平原為樞紐,所以渭河平原又稱為關中平原,或簡稱關中。其地理位置在中國陝西中部、秦嶺北麓,東西長三百公里,平均海拔約四百公尺,其北部為陝北黃土高原,向南則是陝南山地、秦巴山脈,為陝西的工農業發達、人口密集地區,富庶之都,號稱「八百里秦川」。
「秦中、秦川」與「關中」的關係
因此,又出現「秦中」、「秦川」這個泛指的地名,其實是古地區名,指的是古時秦地,即現在的陝西中部平原地區,因春秋、戰國時,地屬秦國而得名。當然包括在上面所說的「關中」地區內,因此也稱秦中為關中。
《史記·封禪書》:「……故周之右將軍,其在秦中……。」《漢書·婁敬傳》:「秦中新破,少民,地肥饒,可益實。」 顏師古註:「秦中謂關中,故秦地也。」唐張說《早渡蒲關》詩:「鳴鑾下蒲阪,飛旆入秦中。」明陸采《明珠記.訪俠》:「你是長吟洛下,避俗秦中,隱跡青城。」清錢謙益《南征吟小引》:「君且奉簡書驅車以往,則其詩當益雄。昔杜子美(杜甫)天寶入蜀,思秦中之盛,而痛其陷沒《秋興》諸篇,至今令人流涕。」
並且有許多因此而衍生的專有名稱,如:秦聲──陝、甘一帶的戲曲音樂;秦弓──指古時秦地所產的弓;秦客──秦地來的人;秦川──古地區名。泛指今陝西、甘肅的秦嶺以北平原地帶;秦──陝西省的簡稱。
《史記》中稱關中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和「四塞之國」。自西周起先後有十二個朝代在此建都,如西周、秦、西漢、唐等等,歷時一千一百多年。其中著名的都城有:陝西省省會西安市(即古之長安,明太祖洪武二年,改為西安),以及銅川、寶雞、咸陽、渭南等四個縣轄市。
「關中」的重要性
以長安為中心的關中地區,以它獨特的優越地位,在秦漢迄隋唐時代,發展成中國古代黃河文化的中心。不僅有古代文明的輝煌歷史,而且也是黃河流域神傳文化發展的搖籃,而這搖籃的中心,即在渭河流域、即在秦川(關中)。所以關中地區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而且從神話、傳說和考古發掘方面來看,上古的炎帝和黃帝……等「人文初祖」的族居地和陵墓,都集中在此,證實關中是華夏古文明最重要、最集中的發源地之一。
西漢初,婁敬在勸告劉邦定都關中時,曾對關中的地理形勢及其與當時新建立的漢朝,有關施政、經濟方面的密切關係,作了深刻闡述。張良也發表了精闢的論述,他說:「關中左淆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灣維天下,酉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
元朝初年的「關中」
西元一千二百多年的金、元時代,出生了一位大文豪──元好問,他留下了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送秦中諸人引》,對這古時的「金城」與「天府」,做了簡略的介紹:
關中的風土民情淳厚,人們質樸正直而崇尚俠義;在風聲傳承、習氣延續之下,連歌謠都激昂慷慨,而且還保有秦漢時的遺風舊貌;至於名山大川的眾多,可供遊覽觀賞的名勝風景之壯麗,天下各地都沒法和那裡相比。所以四方有志之士,大多樂意在那裡居住。
長大以後,和秦地的朋友交遊越多,對秦中事物也越發熟悉,每逢聽他們談及周、漢兩朝建都的地方,和藍田、鄠縣、杜陵之間的風景人物,就感津津有味而欣喜溢於言表。
我們曾相約在終南山附近,找了一塊貧瘠的荒田,蓋好一所面積不大的宅院,聚在一起埋首讀書,弄些酒食,和賓客們去遊覽、欣賞山川勝景,考據前世遺跡,……
西晉時的「關中」
烏飛兔走、斗轉星移,秦川的山水變遷,長安城池的興滅起伏,以及唐代「萬國衣冠拜冕旒」的天朝盛世,都已在時光的篩濾下,化為漁樵閒話,可西晉時,潘岳的《關中記》,卻能為我們還原一千七百多年前當時的本來面貌:
長安地區都是黑色土壤,而城垣如今卻赤紅如火,堅硬如石。真如父老所傳言,其實是挖鑿龍首山之土建為城牆。又其它諸台或各個關口也是這樣。
終南山一名中南,傳言在天之中,居天都之南,所以叫中南山。
昆明池叫神池、靈沼。堯治水完畢時,停船於此池,其實堯帝時已有此池。漢代因其淤積而雇工加以深浚並拓廣之。
涇水與渭水、洛水,為關中地區的三大川。與渭、灞、滻、澇、潏、灃、滈,同稱為關中八水。
未央宮,周圍三十三里,光街道就有十七里長。有台三十二座,池十二個,土山四座,宮殿門八十一個,掖門(宮殿旁的小門)十四個。宮殿及台,都取龍首山的土來建造。宮殿的地基,出自長安城上,是自然形成的,而非特意構築的。
未央宮之東,有鴛鴦殿。
晉宣帝(即司馬懿)自小依附許氏過活,成長於杜縣,天性樂觀。死後葬於南原,立祀廟於曲池之北亭,故稱樂游原。
龍首山,山頭枕著渭水之南崖,而尾端直達樊川,山頭高聳山尾直下,在長安城南。
漢代時建築長安城及營造宮殿,都認為依據地勢興築,將溝壑填平為最佳。所以至今街坊、市鎮,仍然北據高原聳立,南望其餘高燥之處,俯視終南山,一眼看去,瞭如指掌。
結語
長安城的地基,據說是自然形成的,看來,老天早已屬意這片人傑地靈的「長」治久「安」聖地,並且擔負著不為人知的特殊使命呢!
古代神傳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觀,深植人心,因此漢、晉時的建築,仍然依著自然環境的地勢高低而造城、建殿,盡量不破壞、不糟蹋生態平衡而與天地共存共榮,這一點確實值得現代的人類深思與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