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的接班人
「接班人」所要面對的壓力,就是一言一行都會被拿來與「前任」的做比較。姜維雖然深受諸葛亮的器重,但畢竟經驗與人脈關係都不如諸葛亮來得豐富、雄厚,以致行事處處受制肘,不但感覺有志難伸,壓力也格外地大。 姜維在天水關被諸葛亮收伏時,正好二十七歲,與諸葛亮當年出茅廬時的年齡一樣。諸葛亮得到姜維後,高興得不得了,非但稱他為「涼州上士」(後來顧頡剛先生還認定姜維是羌族人),還親自選定他為自己軍事方面的接班人,更讓他訓練一支五六千人的精兵——中虎步兵。姜維倒也一心一意忠於蜀漢,孫盛的《雜記》載︰姜維母親一直居於魏國,曾寫信來以中藥「當歸」做暗示,要他回歸魏國。結果姜維回信道︰「良田千頃,不在一畝,但有遠志(亦中藥名),不在當歸也。」他在諸葛亮身邊工作了六年,從諸葛亮的言傳身教中吸收很多有益的東西。諸葛亮逝世後,姜維繼承諸葛亮的北伐事業,打過一些很漂亮的戰役,人道是︰「諸葛亮六出祁山,姜伯約(姜維字)九伐中原。」
《三國演義》裡,秋風五丈原之後似乎都是姜維主導的戲碼了,然而歷史上的姜維遠不如其師那麼春風得意。諸葛亮死後,蜀國軍政大權悉交蔣琬,蔣琬之後有費禕、董允,蜀人稱之為四相。姜維在此之前並未主持軍國大事,僅「數率偏軍西入」而已。且他每次興兵,掌實權的費禕總是多方限制。《三國志•姜維傳》稱其「每欲興兵大舉,費禕常裁制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費禕的理由是︰「吾等不如丞相亦已遠矣,丞相猶不能定中夏,況吾等乎?且不如保國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業,以俟能者,無以為希冀僥倖而決成敗於一舉。若不如志,悔之無及。」費禕的論調正是當年繼蕭何之後的曹參的翻版,只是他忘了太平時節可以休養生息,動蕩歲月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當然,姜維自身也是有缺陷的,他似乎太從一個軍事家的角度去單純地考慮北伐了。他連年出兵征魏,從不休止,早已超過蜀國經濟所能負擔的極限。當時蜀漢以「戶」來計算,不過二十八萬戶,約九十四萬人口,而將士官吏就佔去十四萬二千人,平均兩戶負擔一個官兵,三分之一的男子都得去從征當兵,這從客觀上嚴重地削弱了國力。而諸葛亮在世時則不僅是個軍事家,更多的是從政治家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對經濟顯然也比姜維內行,這亦是費禕不放心姜維的一個客觀原因。
姜維不僅受上司的節制,他在軍隊中的威望也遠不如其師,大將如張翼等就反對姜維連年興兵。《三國志•蜀書•張翼傳》稱︰「自翼建異論,維心與翼不善,然常牽率同行,翼亦不得已而往。」姜維本來就不如諸葛亮,又得不到支持和配合,行事困難可想而知。最要命的是後主對姜維也不信任;宦官黃皓老是進讒言,並與那個有野心的右大將軍閻宇密謀,一心想除掉姜維,致使姜維只好到沓中(今甘肅臨潭縣西南)去避禍。
姜維的「九伐中原」比諸葛亮的「六出祁山」更多點「天下事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色彩,也更多點悲劇式的慷慨激昂,所以後世才把他視為諸葛亮的傳人。其實他們所作的努力都一樣,只是諸葛亮的自身條件及外在條件比姜維要好。
陳壽寫《三國志》,認為姜維「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眾黜旅,明斷不周,終致隕斃」。這樣的評價未免太以成敗論英雄了,可能因為陳壽是譙周弟子的緣故吧!這譙周雖然滿腹學問,但就會妄談天象,專門勸人投降,先是勸劉璋降劉備,後又勸劉禪降魏,因此,他自然要反對姜維了。不過話說回來,民間對姜維卻是充滿同情的,他死後歸葬四川蘆山,而當地百姓自古便祭祀姜維,其受歡迎的程度,甚至超過關公。
確實,撇開個人的處境去評判其功過是非,容易失之公允。只是今天的我們仍在不公平地評論古人和今人。我為姜維扼腕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