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海眼 歸墟

海眼 歸墟

何謂海眼?顧名思義,滄海的眼睛。海的眼睛長在哪裡?當然是陸地。大地上有一個孔,像是一眼井吧,深不可測,水聲潺潺,據說是直通到海底去了,這孔便是大海伸到陸地上的眼睛,海眼。這稱謂倒是滿形象的,這說法倒是滿有趣的,可是,成都地處內陸腹心,距東海十萬八千里,能有這樣一個孔從地下深處直通大海嗎?玄,即便是成都人擅長編的龍門陣也太玄太玄。
  然而,老人們說得有鼻子有眼睛,道是就在市中心地帶,原來有一座廟宇,極其森嚴隆重的。最後一進大殿內,香煙裊裊供奉著一尊泥金大佛,其石砌寶座下便深深藏著一孔海眼。夜深人靜時,倘把耳朵貼在那寶座石壁縫上,便會聽見大海波濤澎湃之聲。那能不能把菩薩寶座搬開,實地勘察一下這海眼呢?當然不能,萬萬不能!因為全靠那菩薩把那海眼鎮住,倘若一搬開,海水就會從那孔裡洶湧而出,把我們成都淹成一片汪洋澤國了。
  解釋二:
  「海眼」即「歸墟」。傳說我國南海有一處海眼,深不見底,傾天下之水也難以將其填滿。
  (以下稱「海眼」為「歸墟」)
  西部直通天庭的巍巍崑崙山相對應,《山海經. 大荒東經》記載了在"渤海之東"的茫茫大海上還有一個無底之谷。它有一個極富象徵性的名字,"歸墟"。根據神話的說法,世界上、宇宙間各條河流,甚至連天上銀河中的水,最後都彙集到這原始而神秘的無底之洞裡。但歸墟裡的神奇之水,並不因此而有一絲一毫的增減,因為它是匯通上層宇宙(天庭)和中層宇宙(大地)的心臟。歸墟與崑崙分別位於中原地帶的東方與西方,這一鮮明對比,實在令人驚異。它們的象徵含義,我們今天尚未完全清楚。事實上,對它們的解釋目前多從地形方面著眼,尚未從古代中國原始靈魂的角度予以探索。
  《山海經》提到歸墟是"少昊之國",而少昊的神格儘管複雜多變,主要則是東方夷人鳥圖騰部落的百鳥之王。他有"金神" 的成分,但以"海神"為主。特別是在仙話化的神話中。晉代人所敘說的有關少昊誕生的事蹟很能說明問題。相傳,少昊神的母親皇娥,在窮桑的滄茫海面上,遇到了"白帝之子"(白帝正是金神)。他們"泛於海上","游漾忘歸",過著超乎人世又入乎人世的生活,結果生下了少昊。(參見 晉.王嘉《拾遺記》卷一。)
  金神位於西方,而海神則位於東方,於此,少昊神格的二重性已有所透露。在神話地名上,這些二重性同樣有所表現: 崑崙之墟和歸墟的"墟"字,義正相反。《說文解字》釋墟為"大丘也",這是墟的原始義,與崑崙之墟正相契合。但墟還有"大壑"(即大山谷)的含義(見《康熙字典》)。這些二重性、乃至多重性,正是中國上古神話從字裡到行文,從情節到角色的普遍特徵。
  與此發展近乎同步,成書於晉代、託名於列子的《列子.湯問》篇,對歸墟作了更詳盡、也更富仙話色彩的報導。根據這篇報導,歸墟距離中國更遙遠了,它隨著更為奇異的夢幻之翼,飄渺於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的地平線之外了。此外,海與山的合流,成為歸墟神話的新特質。在遙遠東極的無底之海,平空聳起了"五座神山":"岱輿"、"員嶠"、"方壺"、"瀛洲"、"蓬萊"。這些山,上下周旋三萬里,山間相距各七萬里,每山平頂達九千里。試看,這是人間景色麼?
  這真是崑崙山在東海之外的翻版----"其上台觀皆金玉,其上禽獸皆純縞。珠(王干)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這是一個較之西方式的"天堂"更好等級制、也更為自由的"洞天福地"!這裡,所有的"居民",皆是"聖仙"之種,他們每天在山與山之間作各樣跨海凌空的飛行和不拘形跡的自由交際。
  關於他們的生活,還有一段充滿戲劇性的故事:說在遠古之先,這五座仙山相互獨立,各個沒有根底 他們飄浮在汪洋之上,"常隨波潮上下往返"。這種狀態與我們的地球在太空中的處境出奇地契合。這是否在海市蜃樓的一般含義之外,還意味著初民對人類的大生存環境,有一種穿透表象的靈性直覺?
  據晉人記載,有一天,仙山的居民對大環境的游移不定切感厭煩,他們向宇宙的至上之神集體投訴。 "帝"(這稱號早在殷代已見文獻)唯恐宇宙東部的神山流移到"西極",打破宇宙已有的平衡。使神山居民失其所居,就派"人面鳥身"的北海之神禹強(禹強的鳥身表明他的東夷淵源,這與少昊神的東方要素是一致的)驅使十五頭巨鰲分為五組,分別用頭頂住山基,穩住了五座神山。它們受命六萬年輪換一次。此情此景,與"鰲魚負地"和" 鰲魚眨眼" 的神話相參證,可暗示"神山"即大地的原始觀念。負山,實為負地。這樣看來,在歸墟神話的仙話化了的身影后面,可能隱藏著較崑崙神話更古老的創世神話的遺緒。但因現有材料不足,尚難於考證。但這可以暗示,上古神話曾經多麼豐富,如大地神話,當遠遠多於今日所存者。
  但好事總是多磨。正當這五座神山被穩住,遠古居民安居之際,生長在"龍伯之國"的巨人種族(據(晉)張華《博物誌.異人》轉引古籍《河圖玉版》的記錄,"龍伯國人長三十丈,生萬八千歲而死"。很可能,這是類似希臘神話提坦巨人族的遠古神怪之族。)蠢蠢而動,入侵歸墟,他們舉足幾步就跨到了神山邊,放下釣鉤,一下子釣走了六隻神鰲,致使"岱輿"、"員嶠"失去了羈絆,各自飄流到北極,沉入了汪洋大海。數以億萬計的遠古居民被迫 "播遷"(即流亡)到其他地方。上帝十分震怒,他把龍伯國驅放到凶險危困的地方,並大大縮短了巨神們龐大的軀體。但據說到了伏羲、神農時代,巨神的軀幹還有數丈之高。(見《列子.湯問》篇。)

海眼淺說
     海眼,一般指泉水流出口。井泉的水,潛流地中,有的可能暗通江海,潮與之相應,古人故稱海眼。中國大地幅員遼闊,當時的生態相對也好,所以古書中記載的「海眼」不下百處。江南一帶相對多一些。如《浙江通志》卷十五記載峨山縣錦屏山「有石井,相傳以為龍窟。有以物投井者,後自海畔人家見之,因謂與海通,稱為海眼。」上海地區過去也有海眼。古代松江府地界,有沸井濱。《至元嘉禾志》卷五記載其濱:「東西有蘆浦,中間一水相通,有數尺許,特深如井,然水騰湧晝夜不息,或云海眼也。」北方也有不少海眼。如《汴京遺蹟志》卷九:「海眼井在安遠門裡上方寺內,相傳泉源通海,故名。元末寺毀於兵而井失其跡。」再如朱自清先生在《潭柘寺戒壇寺》中說:「洞裡有石虎、石龜、上天梯、海眼等等。」
     古代記載上稱為「海眼」的,有些實際上是湖泊。如《江南通志》卷十四記載:「永固山在蕭縣東南四十里,下有永固鎮。永固湖俗稱海眼。」再如《大清一統志》卷四十五中說:「海眼,在寧古塔城西石頭甸子西十餘里。萬山中有池,周八十餘里,毎日三潮與海水相應。」可見,古人對「海眼」的定義,側重在與江海潮水起落的呼應。
     古人認為海眼通江海,大水氾濫時會給地方帶來災難。為此,古人總要想辦法來震懾。有用石塔威懾的。如《湖廣通志》卷九:「(白龍潭縣)八角井城東下有海眼,通江。觀泉水之増減,識江流之消長。後人作石塔鎮之。」也有用石幢的。如《欽定日下舊聞考》卷一百十三中記載:「原寶坻城中有石幢,髙三丈,凡七級。石上雕刻工巧,中貫鐵柱,頂以金為之。金皇統中建,俗傳下有海眼。」再如《江南通志》卷三十一記載:「石幢在華亭縣。署地有湧泉,云是海眼,大中十三年立此鎭之。」該石幢,不知是不是現松江方塔公園裡的石幢,古代還有用鑄錢鎮海眼的。據五代南唐劉崇遠《金華子》云:北海縣曾挖地,發現土中有五銖錢,取之不盡。再挖下去,發現一塊石頭,刻有「此是海眼,以錢鎮之」。眾人非常害怕,把取走的錢係數埋回原處。這個北海縣,在現山東的濰坊。
     既然海眼通江海,又往往需要用石塔等鎮住,所以有些記載有了誇張的成分。如上文提到的寧古塔城西那個大大的海眼,「仲夏,日初出時,恆有巨魚湧出,高三丈許長十餘丈,飛鳥不敢過其上,至巳午時始沒。其出時,眾魚隨之皆浮水面。漁者因其出而網,馬必大獲。」(參見《欽定盛京通志》卷二十七)陝西華嚴寺碑文中說的,有傳奇色彩了:「相傳其地有井,甚淺而湧水泛漲,眾以為憂。有僧從空而至,曰:此龍居海眼也。遂將華嚴咒缽擲於井,岸乃絶流。因是創寺號曰華嚴。」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