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中國戰神-張自忠

中國戰神-張自忠

1891年8月11日張自忠生於山東省山東省臨清縣唐園村。張家為臨清望族,其父張樹桂(字冬榮)曾任江蘇省贛榆縣知縣,1905年卒於任內。張自忠6歲入私塾,後隨父至江蘇,由父親教導。父親過世後隨母扶柩返回臨清,1908年進入臨清高等小學堂就讀,1910年畢業後進入位於天津市的北洋法政學堂,1911年加入同盟會,並轉入濟南法政專門學校。1914年前往奉天(今瀋陽),投效駐屯在新民屯的陸軍第20師第39旅87團(團長車震),加入軍籍。
1916年,護國戰爭爆發,已升為旅長的車震率第39旅至湖南長沙以鎮壓護國軍。當時湖南將軍湯薌銘將第39旅擴編為湖南陸軍第1師,由車震任師長,張自忠被委任為軍官,任師部幕僚。但該師旋即被湖南護國軍第1師擊敗,所部瓦解。張自忠遂改投馮玉祥的第16混成旅,歷任排、連、營長等職,1924年任團長,參與第二次直奉戰爭,1926年任第15混成旅旅長,入山西與晉軍作戰。因戰事不利,恐為其直屬長官,第6師師長石友三所害,遂率部入晉(但並未加入晉軍)。直到1927年4月馮玉祥加入國民政府的北伐序列,改編西北軍為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後,張自忠方從山西回歸馮玉祥麾下,任集團軍總部副官長。1927年底,任第28師師長兼第二集團軍軍官學校校長。1928年北伐結束後,任第25師師長,該師曾在1929年的全國軍風紀考察中列為全國第一。
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張自忠任第6師師長,先後擊敗國民政府的第48師(師長徐源泉)與教導第2師(師長張治中)。西北軍失敗後率第6師殘部入晉追隨馮玉祥,1931年1月接受張學良節制與改編,西北軍殘部編為東北邊防軍第3軍(後改番號為第29軍,軍長宋哲元),張自忠任第38師師長。
喜峰口戰役
當承德於1933年3月4日被日軍佔領後,日軍繼續往南佔領長城各隘口。第29軍原奉命至冷口接應萬福麟部,但途中即接獲該部已退至喜峰口附近,於是第29軍改道至喜峰口阻敵。3月7日,第29軍第37師(師長馮治安)與第38師在距喜峰口30公里處設立前近指揮所,9日開始雙方在喜峰口周邊激戰,於是張自忠,馮治安,與在喜峰口的第109旅旅長趙登禹商議後,決定進行夜襲。11日夜間由趙登禹率領,分三路從日軍後方突襲陣地;由於西北軍的傳統,第29軍士兵均配一副大刀,因此突襲隊又稱為大刀隊。該役共殲敵千餘人,此後雙方僵持於喜峰口,日軍一部轉攻羅文峪,於是從第37師與第38師各抽調一團至羅文峪,歸第29軍暫編第2師(師長劉汝明)指揮,再度擊退日軍。
不過當商震部在冷口為日軍突破後,第29軍為避免腹背受敵,遂向西南方向退卻。由於在喜峰口與羅文峪等地的戰功,第29軍的高級軍官共11人,在1935年7月獲頒青天白日勳章。
長城戰役後,第29軍返回山西,後將察哈爾省的抗日同盟軍繳械,全軍移駐察哈爾省,張自忠仍任第38師師長,駐宣化。1934年張自忠率第29軍營長以上軍官至廬山參加廬山軍官訓練團,張自忠以第一名結訓。1935年6月,由於何梅協定的關係,國民政府中央軍退出河北省,於是日軍默許下,第29軍進駐平津。12月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由宋哲元任委員長,張自忠任委員,兼察哈爾省省主席與第38師師長。1936年6月改任天津市長,第38師亦移防天津。1937年3月,日軍突邀宋哲元訪日。依日軍駐北平特務機關部輔佐官寺平忠輔的內部報告所示,是為「如何使宋哲元逃不出我們的掌握,乃是北平特務機關應盡全力的任務。」為減輕日方壓力,宋哲元遂命張自忠率團訪日。從4月23日至5月29日,張自忠訪問了東京、大阪、神戶、奈良、名古屋等地,但日方則宣傳為「代表團在日期間受到各方面熱烈的招待,滿載而歸,每個人都滿臉喜氣,親日氣氛的造成已收到相當效果。」雖然張自忠發表聲明稱僅考察日本工業,但國內輿論並不相信,自始張自忠被視為親日派,甚至是漢奸。
1937年的七七事變爆發後,張自忠與宋哲元均認為日本還不至於對中國發動全面戰爭,但7月17日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在廬山發表談話,已拒絕對日方做進一步的讓步。7月25日,冀察政務委員會中止對日軍協商,同日日軍發動攻擊,28日第29軍軍部被日軍攻破,佟麟閣副軍長與趙登禹師長殉國。於是宋哲元決定將第29軍撤到保定,將冀察政務委員會與北平市長都交由張自忠代理,以掩護第29軍的撤退。但這麼一來,張自忠就成為眾矢之的,全國各大報刊紛紛發表痛斥張自忠的文章,報界一度凡提及必稱「張逆自忠」。待第29軍撤出平津之後,張自忠從8月1日試圖逃離北平,但一直到9月3日才成功抵達天津,10月10日才在秦德純與張樾的陪同下,在南京市與蔣中正見面。之後張自忠以軍政部中將部附的身份留在南京,中央政府於12月遷至武漢後,才發表張自忠為第59軍軍長 ,編入第一戰區戰鬥序列。
1938年
1938年1月,第59軍改由第五戰區節制,任機動預備隊。日軍為打通津浦鐵路,第13師團(師團長荻洲立兵)於1938年1月進攻淮河一線,2月初突破第51軍(軍長于學忠)的防線,在淮河北岸建立了橋頭堡。第59軍奉命前往救援後,於2月15日抵達前線,對日軍展開攻擊。到22日,日軍在淮河北岸要點小蚌埠被第59軍收復,第13師團被迫退回淮河南岸,兩軍遂在淮河一線對峙。
3月,由於日軍第5師團(師團長板垣征四郎)與第三軍團(司令龐炳勳)於多日激戰後相峙於臨沂,第59軍於3月12日抵達臨沂西郊後,在13日至17日,與24日至30,會同第三軍團的部隊兩度與第5師團展開戰鬥,最後第5師團被迫往東北撤退。臨沂一戰隔開了日軍第5與第10師團(師團長磯谷廉介),使之無法合流進攻徐州。後第10師團在臺兒莊被圍殲,是為臺兒莊大捷。張自忠亦因功升第27軍團軍團長兼第59軍軍長,轄第59與第92軍。
雖然臨沂與臺兒莊兩次戰鬥居獲得勝利,但之後由於日軍華北與華中派遣軍共派出7個師團與兩個獨立旅團,從南、北兩路在5月上旬切斷了徐州西面的交通線,集中於徐州的部隊有被包圍之虞。於是國軍主力於5月18日起往西南撤出徐州,第59軍負責斷後。至6月1日,第59軍退至許昌後才停止。當武漢會戰於6月11日展開時,第59軍在豫南與日軍作戰,直到9月6日奉命至潢川以掩護鄂北部隊的集結。從6日至18日,第59軍與日軍第10師團(師團長篠塚義男)展開潢川的爭奪戰。由於日軍從16日起對第59軍施放毒氣,且在18日切斷了潢川西方的交通線。鑒於已達成掩護的任務,張自忠在19日凌晨下令部隊從潢川西南方突圍。
1938年10月12日,張自忠因功升第卅三集團軍總司令,仍兼第59軍軍長。11月13日,張自忠又被任命為第五戰區右翼兵團總司令,所轄部隊除第卅三集團軍外,還包括第廿九集團軍(總司令王瓚緒)、第廿八軍團(軍團長劉汝明)、江防軍及若干獨立部隊等,司令部設於荊門。
1939年
1939年3月,由於在京山一役擊退日軍,國民政府加張自忠為上將銜[2],並頒四等寶鼎勳章。5月1日,日軍第11軍(軍長岡村寧次)向襄河以東的隨縣與棗陽進攻。6日,襄河以東陣地為日軍突破,張自忠率59軍渡河,擊退日軍後,在5月10日反而切斷了日軍的交通線,迫使日軍撤退。該役之後定名為隨棗會戰。
12月12日,軍事委員會發動冬季攻勢,以第五與第九兩個戰區為主攻地區。張自忠指揮13個師攻擊日軍第13師團(師團長田中靜壹),但由於日軍已經掌握國軍的計畫,於是國軍部隊被迫進攻日軍的既設陣地。雙方在鍾祥、長壽店纏鬥三個星期後,在周碞的第75軍支援之下,嚴重損失的日軍才在2月下旬後撤。
1940年
由於日軍在國軍的冬季攻勢損失嚴重,為消除第五戰區的威脅,遂調集6個師團,裝甲與航空大隊,向棗陽與宜昌一線進攻,拉開棗宜會戰的序幕。5月1日,日軍第3師團(師團長山脇正隆),第13師團(師團長田中靜壹),第15師團(師團長渡邊右文),與第39師團(師團長村上啓作)對右翼兵團襄河以東各陣地發動攻擊,以其會師於棗陽。3日,右翼兵團長壽店陣地被突破之後,張自忠決定在7日率領第74師至河東以增援第38師與第179師。張自忠渡河之後,便與第38師與第179師取得連繫。由於日軍第3與第13師團已於8日會師,第39師團亦已佔領棗陽,於是張自忠在11日親率部隊往北追擊(此時張自忠所指揮的部隊共第38,74,179,180等師,與騎兵第9師,共5個師的番號,但戰鬥兵力僅2萬人),以求截斷日軍退路。為避免此一結果,日軍第13與第39師團便往南正面攻擊張自忠的部隊。13日,由於第179與第180師為日軍所阻,因此張自忠命第38師為左縱隊以接應第179師,他率第74師與騎9師的四個團為右縱隊,以接應第180師。日軍以第39師團攻擊右縱隊,在15日將張自忠與第74師圍於南瓜店,16日所部損失殆盡,血戰殉職。
日軍驗明身份後,在陳家集徵集一口棺木將他下葬。第38師師長黃維綱獲報後率便衣隊將遺體奪回,18日送回集團軍司令部,以上將禮服重殮,經宜昌轉送回重慶。28日,靈柩抵達重慶,蔣中正率軍事委員會高級將領與國民政府五院院長親臨致祭,蔣還撫棺痛哭。7月7日,國民政府明令褒揚張自忠,並追贈陸軍二級上將。
第33集團軍總司令。
  張自忠(1891-1940),字藎忱馽馹駂駁,誣誤誚誌山東臨清市唐元村人。著名抗日愛國將領。
  張自忠當選第一名將首先是由戰績決定的,他曾在台兒莊戰役中重創日寇阪垣師團蓏蓀蓓蓆,魁鬿魂鬾獲得臨沂大捷;收復棗陽桐柏,獲得鄂北大捷;還獲得過襄東大捷箸箊箋粺,慓愿慳愨被老百 姓稱為活關公。同時還因為他是抗戰時期犧牲的我軍最高將領(李家鈺犧牲得晚於張)。但最主要的,是因為人們對張自忠悲劇經歷的同情彰徹徶慺,禚禛禐禒這樣一位正直的、人格 高尚的愛國者卻曾被誤認為漢奸而人人喊打,簡直是奇恥大辱。最後張自忠為這件恥辱主動選擇了犧牲,以生命的代價來表達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劇英雄!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