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中共元老廣東葉劍英

中共元老廣東葉劍英

葉劍英(1897年4月28日-1986年10月22日),原名宜偉,字滄白,中國廣東梅州人,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領導人、中國共產黨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之一。

一九一七年入雲南講武堂。參與籌建黃埔軍校,任教授部副主任。一九二六年任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二師師長,後任四軍參謀長。一九二七年參加領導廣州起義。一九二八年赴莫斯科學習。1930年回國,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兼總參謀部部長,紅一方面軍參謀長,福建軍區司令員,紅軍前敵總指揮部參謀長,紅一方面軍和軍委參謀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參謀長,同時兼任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參謀長,被授予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中將軍銜。在南京、漢口、長沙、重慶等地做統一戰線工作。一九四一年任中央軍委參謀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華南分局第一書記,廣東省政府主席兼廣州市市長,廣東軍區司令員,中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裝力量監察部部長,軍事科學院院長。

文革期間,林彪倒台後,由葉劍英接替其出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等職,成為解放軍的主要領導之一。

毛澤東去世後,華國鋒即密謀粉碎四人幫,葉劍英與李先念、汪東興等均為參與其事的主要人物。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在華國鋒的支持下,葉劍英當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成為僅次於華國鋒的中共二號人物。

葉劍英對鄧小平在文革後重新出山起主要作用。

葉劍英子葉選平亦為中共高官。

毛澤東曾贈葉劍英一對聯:

諸葛一生唯謹慎
呂端大事不糊塗


1897年4月28日出生於廣東省梅縣雁洋堡下虎形村。
1917年入雲南講武堂。
1920年夏,參加了孫中山組織的驅逐桂系軍閥之役。
1926年7月,參加北伐戰爭。初期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總預備隊指揮部參謀長。攻克南昌後,任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二師師長,後任四軍參謀長。
1927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12月率領所部教導團參加廣州起義,任軍事指揮部副總指揮。
1928年冬赴蘇聯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特別班學習。
1931年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歷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兼總參謀長,中央軍委總參謀長兼紅一方面軍參謀長,西北軍委會參謀長兼紅一方面軍參謀長,中國工農紅軍學校校長,瑞金衛戍區司令,閩贛及福建軍區司令員。
1934年10月,隨中央紅軍參加長征,任軍委第一縱隊司令員。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後,任紅一方面軍和軍委參謀長。
1937年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參謀長。10月,任八路軍駐南京代表。
1941年2月返回延安,任中央軍委參謀長兼十八集團軍參謀長。
1945年,在中國共產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委員。
1946年任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中共首席代表。
1948年5月,任華北軍政大學校長兼政治委員。
1948年12月—1949年8月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副書記。
1949年8月,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第一書記、廣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此後先後擔任廣東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廣州市市長,中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華南軍區司令員,中南軍區代司令員,中共中央中南局代書記等職務。
1950年4月任廣東省政府主席。
1950年9月—1954年7月任廣東省政府財經委員會主任(兼)。1953年1月任中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
1954年6月,先後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裝力量監察部部長。
1955年與朱德、彭德懷等人同時被授予元帥軍銜,並稱「十大元帥」。
1956年,在中國共產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再次被選為中央委員。
1958年3月任軍事科學院第一任院長兼政委。
1965年1月當選為第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1966年1月,任中央軍委副主席。5月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軍委秘書長,主持軍委日常工作。8月在中國共產黨八屆十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1974年,中共中央副主席。
1975年,任國防部長。
1978年3月當選為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1983年辭)。
1982年9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1983年6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1986年10月22日因病在北京去世。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