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由英王書信到乾隆聖旨

由英王書信到乾隆聖旨

失敗的結果,誤判雙方都有,而外交行程也令英國看出清帝國的大落後。
「聖旨」是中國古代的皇帝對於下屬發布一道旨意或命令。按道理來說,聖旨出現在中國或者是周邊的藩屬國也是可理解的,但是現在大英博物館,還保留著一道由中國清朝乾隆帝下給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的聖旨,背後可顯露出當時清廷盛衰端倪。

乾隆在位的期間,清朝表面上依舊強大,但實際上也開始與西方拉開了一些差距。當時西方國家已經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但是清朝依舊奉行閉關鎖國政策。事實上,中國並非從滿清入關後才鎖國,明代已有鎖國趨勢,由於地理位置與區域獨大,這種長久的中華秩序,令到鎖國更加理所當然。
當時西方列強工業革命,機器取代人力、獸力,大大增加工商業效率,在社會產生一連串影響的同時,商品供應充足,令列強一直想要打開中國市場。為此,英國的國王喬治三世,就趁乾隆80大壽,專門派遣馬戛爾尼率領使團訪華,為乾隆帝帶來當時西方工業革命後的先進產物。

馬戛爾尼畫像
當清朝官員安排馬戛爾尼使團與乾隆會面時,也曾經因為禮儀問題,降低接待的規格,清朝的官員也認為,馬戛爾尼見乾隆時,應該行三跪九叩,但馬戛爾尼卻不這樣認為,最終也只是單膝下跪。至於馬戛爾尼帶給乾隆的禮物,自然被清朝的官員和乾隆當成了英國國王上貢「貢品」,被丟到倉庫之中。

早在馬戛爾尼來華前,英國畫作已經描繪了訪華期間馬戛爾尼向乾隆行單膝下跪之禮
事實上,英國為了表達與清朝通商的誠意,馬戛爾尼使團也帶喬治三世寫給乾隆的國書,但是當時清朝官員翻譯時,將行文翻譯得十分卑微,滿滿都是阿諛奉承,也便導致乾隆自以為是,認為英國是在求著與清朝通商。最終,馬戛爾尼使團失敗告終,回去時乾隆特意「下」了聖旨,讓他們帶給三世,據指在當喬治三世看到這道聖旨後,差點笑到反肚。
這道聖旨原文相當長,也於《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有記載。從內容可知,中國的確將英國特使視為進貢番邦,以自認為的寬大懷柔待之。對於「通商」,希望就在廣州、澳門就近照料。若以「領事事務」而言,的確是越近越好。但問題是英國要求的是駐節北京,王對王的直接溝通,屬於「外交事務」而不是「領事事務」。乾隆將之視為想要英國人「傾心向化」、「願來天朝當差」,所以基於「遵用天朝服色,安置堂內,永遠不准復回本國」的天朝體制,而斷定「不能若來京當差之西洋人,在京居住不歸本國,又不可聽其往來,常通資訊,實為無益之事」,從而指出他們建議是無用。

郎世寧《乾隆戎裝騎馬圖》
除了乾隆與朝臣顯然因自大而不願注意外界變化,我們也許也能從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的匣封國書的內容,了解到不理解及誤判是雙方的:「我們由於各自的皇位而似兄弟。如果一種兄弟般的情誼永遠建立在我們之間,我們會極為愉快。」今時今日看,喬治三世對乾隆稱兄道弟,並非輕率及失禮,當時西方各國君主間通信都以「表親」、「兄弟」稱呼;不過中國自古君主帝皇,自稱「寡人」、「孤家」,誰能與之稱兄道弟?清朝上下帶著英國是進貢番邦的角度來看此事,實屬「於禮不合」。

喬治三世
若不計翻譯的誤傳與官僚的胡亂斟酌,觀看乾隆〈聖旨〉的「委婉拒絕」,可知其雖注重「宮廷技巧」瑣碎面,而忽略「外交」這個「世界潮流」,那就成為「視野」問題了。另一邊廂,英國即使在書信以及來華的種種準備(單單準備禮品就花了一年多),熱切表示歐洲君主對中國皇帝的善意。但是遺憾的是,喬治三世及馬戛爾尼對中國的禮儀卻沒有了解,由此招致多番的誤判。
這次外交的結果失敗告終。也揭示乾隆還自以為生活在天朝,世界中心,殊不知英國已經看出所謂康乾盛世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為以後侵略中國埋下伏筆。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