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印度王朝更替簡表 (附各朝地圖)

印度王朝更替簡表 (附各朝地圖)

後孔雀王朝的印度王國

巽伽王朝(शुंग राजवंश)是古印度摩揭陀王國的一個王朝。建於前185年,末於前73年。其主要領地包括印度東北部恆河下游地區。巽伽王朝共歷10帝﹐首都建於華氏城。
前185年,孔雀王朝最後一任國君堅車王(或譯為巨車)為當時還是將軍的華友(或譯為差友)所刺殺。巽伽王朝成立後,華友一面壓制佛教,一面致力復興婆羅門教。另外,他亦一改孔雀王朝的親波斯立場。巽伽王朝的統治範圍遠遠小於孔雀王朝,而且據說孔雀王朝仍然有後代在摩揭陀作為藩王留存下來。在玄奘訪問印度的時代,摩揭陀地區有一個叫滿胄王的小王公就據說是孔雀王朝的末裔,雖然這可信度是很低的,因為當時有許多王公都冒充是孔雀家族的後代。

前73年,巽伽王朝為甘婆王朝取代。



甘婆王朝是古印度摩揭陀王國的一個王朝。建於前73年,末於前26年,其創建者為婆藪提婆。甘華王朝共歷4王,最後為南印案達羅王國的百乘王朝所滅。



百乘王朝[1]是古印度南方的一個王國。其創建者為案達羅人中的等乘族人須慕迦,於前230年從孔雀王朝獨立出來,大致與巽伽王朝的創立者差友發動叛亂推翻孔雀王朝是在同一時間。
百乘王朝建立初期積極對外擴張。他本來只據有原孔雀帝國的南方部分地區,以案達羅和大羅茲掘為核心。在娑多迦羅尼一世統治下,王國的領土包含了西起古吉拉特邦,東至羯陵伽的遼闊地區。不幾﹐其子普蘭梅伊(Pulumavi)又向東北進兵﹐纖滅了甘婆王朝,結果佔領了摩揭陀(孔雀帝國的核心和起源地)本土。等乘王朝亦大力發展海軍,更在東南亞建立了多個殖民地。在公元一世紀,他們與貴霜帝國形成南北分治的局面。
王國末期﹐在封建制度的冒起之下產生了地方割據的局面。220年﹐王國正式瓦解,其中案達羅本部落入甘蔗族人手中,甘蔗族人建立了甘蔗王朝。

孔雀帝國因被巽伽王朝推翻 , 讓大夏(巴克特里亞)入侵並分裂出印度--希臘王國 ,
孔雀帝國因被推翻的同時 , 南方的百乘王朝也獨立出來 ; 中期 , 巽伽王朝又被甘婆王朝取代 ,
之後 , 百乘王朝又吞滅了甘婆王朝 , 印度--希臘王國同時亦被大月氏(貴霜)吞滅 ,
形成南北對峙的情況~~


簡易王朝更替表:
孔雀王朝
巽伽王朝/甘婆王朝 VS 百乘王朝 VS 印度--希臘王國
百乘王朝(吞食了甘婆王朝) VS 貴霜王朝


巽伽王朝

百乘王朝

其實#2 #3的印度--希臘王國 , 也算後孔雀王朝的印度王國 , 建議一併閱讀 ...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