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石獅門神鎮宅用 中國不產獅子它從何來?

石獅門神鎮宅用 中國不產獅子它從何來?

漢人的文化一早已有獅子身影至今未衰。

在大部分傳統建築門前,無論王府、衙署、宅第及陵墓等,都能見到一對石獅子,佇立門的兩邊,左雄右雌,側首蹲坐,是為中國傳統的守門神。這反映古人自古喜愛崇拜獅子,然而,中國本土並沒有獅子,獅子從何而來?

獅子普遍廣泛分佈於非洲、歐洲東南部、南亞及西亞,東亞不產獅子。據晉·郭璞註《穆天子傳》所載,周穆王駕八駿巡遊西域,提到:「狡貌野馬走五百里」。郭璞註:「狻猊,師子(獅子)」。可推斷早在3000年之前,便有「獅子」記載,稱為「狻猊」。

漢代初年《爾雅·釋獸》中有:「狻鹿(猊),如貓,食虎豹」,更明確說明當時有一異獸名之為「獅」。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張騫通西域,「殊方異物」獅子才被中國人所認識。

兩漢時期,獅子以「進貢」的方式傳入中國。史載安息國及大月氏都有遣使獻獅子。到了唐代這個絲路的黃金時代,西域獅子更多入貢中國。

根據《舊唐書·西戎傳》,中亞康國於「貞觀九年,又遣使貢獅子,太宗嘉其遠至,命秘書監虞世南為之賦」。賦中有說:「踐藉則林麓摧殘,哮吼則江河振蕩。」可看出唐人被獅子的威猛震撼了心靈。

據李肇《唐國史補》記載:「開元末,西國獻獅子……俄頃風雷大至,果有龍出井而去。」這帶有濃厚神話色彩的內容,傳入的佛教更將真正使獅子的形像神化,成為一種有法力的瑞獸。

於佛典中有關獅子的說法俯拾皆是。獅子在佛教文化中地位非常高,常用來比喻最有威望的人,譬如《大智度論》曰:「佛為人中獅子,佛所坐處若床若地, 皆名獅子座。」另外,獅子還是文殊菩薩的坐騎,有護法者形象,威震八方,因此後來獅子逐漸被用來作為護衛者和辟邪物。
其實早在漢代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獅子便被賦予「辟邪」功能。到了唐代,獅子被作為鎮墓獸以鎮煞妖邪怪佞,唐代墓葬中出土大量獅形鎮墓獸。

獅子慢慢在大眾生活中出現,並逐漸慢慢促成「崇獅」的習俗,其中一項重要傳統活動—舞獅,歷久至今未衰。據《舊唐書·音樂志》載:「太平樂,後周武帝時造,亦曰五方獅子舞,綴毛為獅,人居其中,像其俯仰馴押之容……」被視為「獅子舞」起源較為明確的史料。

到了北魏楊衒之在《洛陽伽藍記》中記述民間「行像」舉行期間舞獅表演的壯觀場面:「辟邪獅子導引其前,吞刀吐火、騰驤一面緣幢上索,詭譎不常。奇伎異服,冠於都市……」。「行像」作為佛教活動,佛誕當天民眾以寶車載著佛像在城市街道巡行,常伴隨如舞獅的豐富樂舞活動。到了唐代,舞獅活動益加盛行,無論在宮廷、軍營還是在民間,舞獅均為人們喜聞樂見的活動。

獅子的形象在中國歷史文化傳統深入民心,我們在金庸小說中了解到的「獅吼功」,指為「少林七十二絕技」,其實也見於典藉,據劉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之《過去現在因果經》,說釋迦牟尼佛初誕生時:「太子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獅子吼,云:『天上地下,唯我獨尊。』」還有宋代蘇軾的朋友陳慥的妻子相當悍惡,蘇軾曾賦詩戲云:「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可見「獅子」如何成為中國人的文化及生活的一部分。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