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到晚清後被華人了解。因對宗教意義興趣不大,所以吃喝玩樂在宣傳上會更令華人接受。
雖然基督教早在唐朝時已經由傳入中國,而聖誕節遲至晚清時期才漸漸被中國人接受。由於聖誕節與冬至的日子相近,早期被中國人稱為「西國冬至」,盛行於通商口岸的租界內,起初都與中國普羅大眾沒有什麼關係。
後來加入教會的中國人多了,聖誕節慶祝活動才在中國流傳開。舊上海時期,《申報》最常報道聖誕活動,以下一篇摘要,報道上海公共租界內的百樂門聖誕節的盛況,都有助聖誕節在中國普及。
《申報》刊登不少有關聖誕節的報道。
中國人對聖誕節的宗教意義不甚了解。聖誕節在東方土地上宣傳,就世俗化得多,以慶祝活動較易令人接受,最終成為大眾吃喝玩樂的節日。當時,商人亦從聖誕節中看到商機,創出「聖誕購物節」,兜售各種與聖誕有關的商品。當時的報章雜誌中都可見到不少聖誕商品大減價的廣告,連一些肥皂、跌打藥等國貨都借聖誕節推銷。
民國時期的聖誕卡和廣告。
上海開埠較早,當地人最早接觸到外國聖誕節的產品,如朱古力、威士忌、外國香煙等,其中國際飯店的聖誕晚餐更是頗負盛名。各階層人士為了趕時髦,學外國人以「Merry Christmas」打招呼,送聖誕禮物和贈聖誕卡。
在報刊和商家的帶動下,與聖誕節有關聖誕樹、聖誕老人等都開始被中國大眾接受。「聖誕老人」初時被中國人稱為「聖誕老翁」、「聖誕老公公」,甚至是「散克特老師」、「聖誕叟」,甚為有趣。到上世紀20年代末期,「聖誕老人」才成為主流。
1917年北京基督教青年協會的干事和孩子們過聖誕。
大學生作為社會開放的先鋒,校園內的聖誕氣氛頗為熱鬧。各地教會學校都有禮拜、頌詩、化裝舞會、募捐等傳統聖誕活動。據1947年山東基督教共和大學(現時的齊魯大學)的校刊報道,當時校園內甚至有男女生宿舍聖誕開放活動,去女生宿舍參觀的男生排曬長龍。
1925年廣東嶺南大學懷士堂前草坪舉行的聖誕節全校大公宴。
據《大公報》報道,1929年的聖誕節,甚至得到湖南長沙海關的承認,全體海關人員當日放假。到了抗日戰爭時期,上海《申報》更形容聖誕節是全民「狂歡的節日」,這可能與百姓希望通過慶祝節日來緩解戰爭帶來的痛苦有關。時至40年代末,聖誕節在中國大眾生活中已幾乎見不到宗教,而成為一個時尚、時髦的節日。
1945年聖誕節前夕,前美軍駐延安觀察組軍官送禮物給延安的孩子們。
不過在聖誕節在中國的流行之路亦非一帆風順,無論是晚清還是民國時期,民族主義都大有市場,洋人的聖誕節亦成為民族主義者攻擊的對像,被認為是文化侵略而排擠,甚至一度有學者感歎當時的聖誕節氣氛有壓過冬至節慶之勢。
由於傳統文化和政治權力的影響,中國人心理上較難接納耶穌和基督教文化,卻在現實生活中熱衷於過西方的聖誕節。聖誕節在中國的普及,見證了中國人對西方現代物質、富裕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