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地名命名的意義通常認為是地名的字面所表達的含義,它是人們為地命名時的著眼點,或者叫命名的因由或理據。在地名的命名上,基本上都會遵循著盡量不重名的原則。但是,就韓國的部分地名,卻和中國的不少地名出現了重名的情況,比如韓國的濟州、江陵、光州、廣州、河南、襄陽、海南、丹陽等地名,不少在中國都有相對應的地名。那麽,問題來了,為什麽韓國的地名和中國的那麽像呢?
首先,對於韓國的地名和中國的部分地名重名,主要是因為韓國在歷史上長期受到中國的影響。比如就現在來說,韓國的區劃分為1個特別市,6個廣域市以及9個道,這9個道包含京畿道、江原道、濟州道、忠清北道、忠清南道、全羅北道、全羅南道、慶尚北道、慶尚南道等。其中,就“道”這一區劃,並非韓國歷史上所創,而是中國唐朝這一歷史階段開始大範圍推行的。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這位皇帝將天下分為十道。
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分天下為15道,即將山南道、江南道各分為東、西道,又增設了京畿道、都畿道和黔中道。而在這一歷史階段,唐朝和韓國一帶的交流和聯系增多,公元660年,唐朝聯合新羅滅亡百濟,次年進攻高句麗。670至676年唐朝新羅戰爭後,新羅復為唐朝附屬國。眾所周知,唐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強盛的一個朝代,其強盛不僅體現在武力上,也體現在文化、經濟等方面的綜合影響力。在區劃上,不僅韓國的道源自於唐朝,日本也有“北海道”這一類似的區劃。
其次,對於如今韓國的部分地名,和湖北省的不少地名發生了重合,比如江陵、襄陽、丹陽。對此,究其原因,有說法認為是在南宋末年,宋蒙(元)發生的襄陽之戰雖然最終促使南宋滅亡,但也導致蒙古大軍受了不少苦頭。為此,元朝將不少來自於湖北襄陽一帶的被俘的士兵派遣到高麗,也即今韓國一帶。這些駐紮高麗的湖北人思念故土,發現山形水勢、自然風光和襄陽非常相似,就把故鄉的地名乃至文化習俗帶到今韓國一帶。
最後,就今天韓國的首都--首爾,原名漢城,而在歷史上,漢城還被稱為“漢陽”,也即和今天的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同名。1392年李氏朝鮮王朝建立後,為了表示對於中原王朝的仰慕和自己的“一心向漢”的決心,李成桂上書朱元璋,請求將自己的都城改名為“漢城”。由於漢城位於漢江北岸,根據“山南水北為陽”的地名規律,這座城市又被稱為“漢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