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清朝曾經"擊敗"一個歐洲"列強"

清朝曾經"擊敗"一個歐洲"列強"

翻開中國嘅歷史,你可以見到二千年以來接近12個朝代。冇一個朝代好似清朝咁,系中國人心中深深刻上一道永遠嘅刀疤。清朝自1839年嘅鴉片戰爭之後,就開啓左一段比列強凌辱瓜分嘅命運。但係,縱觀清朝咁多場同列強之間嘅戰爭,弱到一個點嘅清朝竟然"打敗"過歐洲"列強"。呢位歐洲列強就係-------意大利。

清朝系甲午戰爭比東方小矮人日本打到滿地找牙之後,引發列強瘋狂瓜分清朝:英、法、俄、德強佔租借地,爽到不得了。而系呢個時候,意大利都想分一杯羹,意大利心諗:「我話矖都係列強,冇理由得我一個睇住人爽架」。所以當時系魯迪尼(AIltonio di Rudini)第二屆內閣時期(1896年—1898年)開始打算整塊租借地玩下,但係真正付諸實行嘅就要到佩魯(Pelloux)政府時期。系幾經商議後,意大利最終決定要奪取有軍事同經濟價值嘅三門灣作為第一塊嘅租借地。

正當意國大使浩浩蕩蕩提出租借三門灣嘅時候,竟然比清朝一口拒絕。原來清朝早就睇穿意大利係歐洲列強中最弱果件,又唔係勁洗咩比面呢。意仔滿面春風行入總理衙門,但係就抱着一面灰咁走番出泥。哇 ! 比個扎辨老翁嘅串法,咁我意大利王國重有面嘅。意仔決定重施英國故技,玩番場「炮艦外交」派出三艘軍艦系三門灣獅子口海面浮遊一下。清朝見狀,即刻嚴厲遣責意仔無品。但係意大利恃着有艦隊在手,反咬清朝一口,意大利王國向清朝發出最後通諜,限清政府系四日之内接受意大利官方要求租出三門灣,如果唔係就直接派艦隊佔領三門灣,泥招霸王硬上弓。

但係通諜電報發出後,引起恐慌嘅竟然唔係清朝,而係意大利政府。但點解會出現呢一場荒誕鬧劇呢 ? 原來因為當時系宣戰後,國內民眾鼓燥不安,更加因此引發社會動蕩。加上其實系意大利外交部發出最後通諜果陣,其實意大利政府係未做好戰爭準備 (例如主力艦隊、陸軍) 。另外,正所謂多個香爐多隻鬼,英、法列強又點會坐視自己在華利益受到損害呢,所以一定會干預意大利嘅軍事行動。總括各種可能之後,意大利政府認為茂然進攻三門灣得不償失。因而決定命令當時嘅外交大使馬迪訥暫停最後通報,但馬迪訥為人玩世不恭,根本就冇認真睇過份電報。

1899年3月10日清政府收到電報後竟然一反常態,火過辣雞,再次斷然拒絕。並且令兩廣、閩浙總督全力備戰,兩江總督提供軍隊同補給。10月,北洋水師葉祖珪率師南下,水師上下士氣高昂,決心一戰。另外,清政府背後有英、法兩位大佬級人馬撑腰。例如:法國將意大利打算佔領三門灣嘅情報交比清朝、英國雖然冇表明支持與否,但對意大利行為保持負面態度。所以系國內外嘅支持之下,無後顧之憂,全面迎戰意大利艦隊。

意仔再次大驚 ! 致電清政府,表明意大利完全冇強行吞併之心。並且系3月12日召番馬迪訥回國,佩盧首相系5月14日改組政府,撤換外交部長。意大利強租三門灣失敗,發完最後通諜之後又收番,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意仔慘變歐洲笑料,近代一場意粉戰紀以失敗告一段落。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