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德四年(西元621年)五月二十八日,竇建德傾巢而出,從板渚出牛口列成戰陣,北靠黃河,西臨汜水,南連鵲山。 十幾萬大軍確實聲勢浩大,連綿十幾公里,擂鼓前進,喊殺聲震天。
▲李世民畫像這種場面十分駭人,讓唐軍諸將都十分驚慌。 李世民帶幾名騎兵登上高丘觀察敵陣,並對將領們說:「敵人從山東起兵,還沒有碰見過強大的對手,如今身涉險境卻很喧囂,是沒有紀律,逼近城池排列戰陣,有輕視我們的意思。 我們如果按兵不動,他們的勇氣自然就會衰竭,列陣時間一長士卒饑餓,勢必就會自動撤退,我們再追上去攻擊,必然會取勝。 我和各位相約,一過正午,肯定能打敗他們!
當時竇建德輕視唐軍,派三百騎兵涉過汜水,在離唐營一裡地方停止。 派人通報李世民說:「敢不敢挑選幾百名精兵過來交鋒! 」李世民派王君廓帶領二百名長槍手應戰。 雙方相互交鋒,驟進驟退,最終不分勝負,各自返回營地
這時,竇建德將領王琬騎著昔日隋煬帝的坐騎青驄馬,鎧甲兵器都很新,遠離陣前向眾人誇耀。 李世民說:「他騎的真是匹好馬! 」尉遲敬德請求去奪馬,李世民制止他說:「怎麼能為了一匹馬損失一員猛士呢? 」尉遲敬德不聽,和高甑生、梁建方一起騎馬直沖入敵陣,活捉了王琬,牽著他的坐騎奔回唐營。
由於之前提到了李世民及其麾下武將勇力的事蹟,這裡就順帶提一提《隋唐演義》中的描寫與史實的關係。 隋唐演義中前十二位好漢諸如李元霸、宇文成都、羅成等等都是虛構的,或者並無此人,或是有各種原型進行藝術加工。 其實根據歷史記載,諸如秦瓊、尉遲敬德就已經是那個時代最強的戰將。 根據當時的習慣寫作手法,《隋唐演義》將李世民表現成為道德典範,而文武策略、戰場拼殺都必須非常依賴麾下的能臣武將,這個是不符合實際的。 「仁者不帶兵」,當戰爭需要,李世民會毫不猶豫的展現出他冷酷無情的一面。 只是他並不濫殺、嗜殺而已。 此外,論武藝與馬術,特別是箭術,李世民也是可以居那個時代強者之列的。 所以史書上經常記載他親臨戰陣並熱衷於戰鬥,用榜樣的力量來激勵唐軍奮勇作戰,而不完全是在後方組織與協調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