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
II.AbdülHamid,
1842年
9月
21日—
1918年
2月
10日)
奧斯曼帝國的蘇丹和哈裡發(
1876年—
1909年在位)。
在阿卜杜勒
-哈米德二世統治時期,昔日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封建神權大帝國——奧斯曼帝國繼續受到歐洲列強,尤其是地處歐洲東部的基督教東部教派國家沙皇俄國的侵略和宰割。俄國人為了報復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地區對其南方斯拉夫諸國的暴政,在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即位後的第二年向奧斯曼帝國宣戰。像以前一樣,腐朽的土耳其軍隊遭到一系列慘重失敗。到
1878年簽署聖斯特凡諾條約時,奧斯曼帝國實際上已經失去了他的絕大部分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地區的領土和屬地。對俄作戰失敗後,他解散議會,將宰相米德哈特放逐國外。恢復專制制度,建立恐怖統治,推行泛伊斯蘭主義,迫害少數民族。
俄土戰爭
在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即位的時候,由於國內經濟發展緩慢,奧斯曼帝國對內統治遙遙預墜,民族矛盾叢生。俄國人藉口土耳其政府鎮壓保加利亞
1876年
4月起義過程中發生了對其南方斯拉夫諸國的暴政,在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即位後的第二年向奧斯曼帝國宣戰。(
1877-1878年俄土戰爭)
經過三次普列文會戰,俄國
-羅馬尼亞聯軍突破了多瑙河防線,前鋒遠達伊斯坦布爾近郊。執政的米德哈特帕夏為挑動英俄大戰,故意在
1878年簽署聖斯特凡諾條約。英國果然不能容忍俄國單獨吞併土耳其,英國首相本傑明·迪斯雷利把艦隊開到了伊斯坦布爾金角灣,英俄大戰一觸即發,經德國首相俾斯麥調解,制定了共同宰割土耳其的計畫,保加利亞獨立,受俄國保護,英國取的賽普勒斯,奧匈帝國(
1867∼
1918)把波黑劃為勢力範圍,土耳其國際地位一落千丈,成為名符其實的歐洲病夫。
獨裁統治
對俄作戰失敗後,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乘機解
議會,停止實行憲法,以作戰失敗的名義將宰相米德哈特放逐國外。從此,他深居君士坦丁堡的伊爾迪茲宮,依靠秘密員警維持了
30多年的獨裁統治。在法國
1881年奪取奧斯曼帝國在北非名義上的藩屬國突尼斯,英國
1882年佔領奧斯曼帝國在北非名義上的藩屬國埃及後,他尋求新即位的剛剛統一後的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的支持,作為報酬,他允許德國修建巴格達鐵路(
1899年),在內政方面,他曾經實行教育改革,建立
18所職業學校,
1900年建立伊斯坦布爾大學,在全國各地普遍設立中小學和軍事學校。他還改組了司法部和發展鐵路和電訊系統。在推行現代化的同時也接受了西方流行的民族主義,對企圖分離的的少數民族進行殘酷鎮壓。
1895年至
1896年,在西亞的奧斯曼軍隊以裡通外國的名義對亞美尼亞人進行了第一次的屠殺。儘管面臨著國際上的強烈抗議,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沒有採取任何措施來制止這些暴行。對伊斯蘭世界,推行泛伊斯蘭主義,企圖使自己成為廣大穆斯林的精神領袖,藉以提高與西方對抗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