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一年損失88億美元 KK園電騙案殺到美國

一年損失88億美元 KK園電騙案殺到美國



電騙案對港人不勝其擾,原來這些「KK園」騙案亦殺到美國,扮熟人、扮送貨的詐騙短訊無日無之,美國人一年因詐騙損失高達 88 億美元;此外亦有非洲人墮入求職陷阱,被中國人經營的公司誘騙到緬甸,加入詐騙集團。

個人資料暗網大平賣

短訊詐騙困擾美國人,最常見是騙徒發出「Hello」、「Hi mom」訊息,假扮熟人欺騙信用卡等個人資料,另外政治捐款、郵包未能送遞都是常見詐騙短訊;而最近流行公路收費短訊,要求受害人繳款約6美元,很多人見金額少不虞有詐而輸入信用卡資料,信用卡資料因而被盜遭受巨額消費。

除了短訊外,也有騙徒採取電話攻勢,例如針對新移民人生路不熟,假裝邊境執法人員,用威脅口吻質疑為何逾期居留,令不知就裡的人乖乖送上個人資料。

根據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的數據,2022年美國人因詐騙損失高達 88億美元。事實上由於網站資料洩漏,不少美國人的個人資料早已進入罪案叢生的暗網(dark web),只要低至4美元就可以獲取類似身份證號碼的社會安全號碼(Social Security Number)、Facebook戶口資料45美元、銀行戶口約150美元,騙徒取得資料後,可受害者造成以萬計美元的損失。

聯合國:12萬人販運至緬甸

在這些巨額損失的背後,也與港人常遇到KK園詐騙有關。《華爾街日報》記者Feliz Solomon去年的偵查報道發現,不少發送詐騙短訊的「罪犯」實際上是人口販運的受害者,被迫從事詐騙活動。據聯合國的估計,大約有 12萬人被販運到緬甸,以及 10萬人被販運至柬埔寨,這些受害者通常來自經濟條件較差的國家,遇上求職陷阱後被安排到海外工作,但最終卻被困在戒備森嚴的園區,被強迫進行電騙。

Feliz Solomon訪問到一位來自埃塞俄比亞、現已成功逃出緬甸的受害者Guracha Belachew Bersha,人稱Billy,他本身擁有自動化工程碩士學位,精通多種語言,並有過海外工作經驗,年前他被一家名為匯隆網絡科技公司(Huilong Network Technology Company)的中國公司吸引,最終向Billy提供了一份月薪 1,500 美元的泰國客戶服務職位;這家公司在簡介自稱是一家人力顧問及投資公司,辦事處設於泰國鄰近緬甸邊境的Mae Pa Tak。

中國公司聘用 誘騙至緬甸

然而抵達泰國後,大家都可能估到Billy的遭遇了:他的護照被沒收,並在晚間被偷運進入緬甸,囚禁在園區每天工作16小時,發送詐騙簡訊。

在持續監控和暴力威脅下,這些被拐󠄆到KK園的人向美國民眾發出短訊,用類似網戀或傾生意的手法,從而獲取對方信任,最終說服受害者匯款,這個「養、套、殺」過程,包括先用甜言蜜語「養肥」受害者,令他們泥足深陷「套」著受害人,然後「屠宰」他們的財產。
騙徒「養、套、殺」

未能達到每日詐騙目標的工人會遭到毒打,報道引述Billy回憶了一件令他內疚的事件,他曾欺騙一位巴基斯坦商人,逼到對方企圖自殺,事件令他至今仍然難以釋懷。

詐騙產業已成為高度組織化而且極為賺錢的全球企業,每年賺取數以十億計美元的收入,犯罪組織運作精密,被拐騙到KK園的受害者接受培訓「熟習劇本」,並學習如何利用孤獨、貪心或恐懼等情感弱點,令受害者成功上釣。對抗強迫犯罪

妙瓦底「打造」為物流樞紐

惡名昭彰的KK園位於緬甸妙瓦底的水溝谷,是電詐園區雲集之地,《環球時報》在2006年曾介紹「亞太水溝谷經濟特區」是一帶一路重要經濟走廊,雲南商人段正禮有份參與該項目。水溝谷原本是不毛之地,短短數年興建多棟樓房,段正禮當時在報道中表示,在未來十年可以將該區「打造」成一個擁有幾十萬人口的城市,成為東南亞物流樞紐之一。不過妙瓦底近年政局不穩,2024年初更發生圍城戰,緬甸軍方與少數民族武裝組織的抵抗力量發生激烈衝突,大量平民為逃離衝突湧入泰國。

保持警惕是防騙關鍵,專家呼籲大眾對任何可疑訊息都要持懷疑態度。事實上每一則詐騙簡訊背後,都隱藏著一個複雜而悲慘的故事,發送這些訊息的人被強迫從事犯罪活動,下次收到詐騙訊息時,可想想「詐騙者」可能也是一名受害者。

https://hk.news.yahoo.com/%E4%B8%80%E5%B9%B4%E6%90%8D%E5%A4%B188%E5%84%84%E7%BE%8E%E5%85%83-kk%E5%9C%92%E9%9B%BB%E9%A8%99%E6%A1%88%E6%AE%BA%E5%88%B0%E7%BE%8E%E5%9C%8B-014455992.html

TOP

發新話題